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王伟兰
[导读]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为立足点,从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王伟兰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古陂小学  53702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各个教学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教学责任,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场景,增强课堂有效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为立足点,从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低年级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语文学科语文素养,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语文学科语文素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内容,学科语文素养主要有语文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四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语文教师要注重综合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品德等,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而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品格。因此,学生完成阅读作业的过程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培养语文语文素养,因此课堂设计必须要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1立足阅读材料内容,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使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阅读中存在的问题[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新的课题阅读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征,对课文的内容及主题等进行思考,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导入, 保证学生在一边讲一边理解的过程中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掌握住阅读的中心。例如,在讲解小学一年级关于《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基于题目的前提下提出相关问题,小蝌蚪为什么要做逗号?水泡泡为什么要做句号?一串水珠为什么能够做省略号?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来进行独立思考,探索不同事物的形态特点,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通过联系时代背景等找出文章描写的具体句子,然后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意义,保证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激发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从而产生学习欲望,更好的来认识相关问题。
2.2创设教学情境的前提下,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较为娱乐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运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的感知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进一步阅读,使学生体验更加丰富[3]。

同时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阅读注意力的关键性,只有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可以明确阅读的主要目的,并提出相关的阅读要求, 使学生在有利的环境能够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阅读来进行思考,做到眼、耳、口之间的紧密配合,加深阅读理解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保证学生情绪处于高涨的状态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2.3设置学习悬念的前提下,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常常感觉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丰富教学的形式,同时在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保证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激发,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想要进一步阅读文本内容,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效率来讲至关重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学习悬念创设大多数时候主要是针对故事类的文本,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详细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且针对故事本体进行内容拓展,激励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搜集相关的故事素材,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基础,这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培养也至关重要。
2.4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前提下,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只有学生在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才可能去行动,进一步思考文本中的相关知识,从而有目的的来进行实际和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保证学生在情感中产生更好的兴趣,从而对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利用转化为知识的力量。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5]。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抓住重难点知识,图书教学的重点内容,鼓励小学生阅读关于雷锋的故事,学生在熟悉了雷锋的前提下会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信息是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兴趣,能够突破传统学习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探讨新的学习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强化学生的生活感受,帮助学生探求新的知识,通过展开丰富的思维想象来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掌握所学知识,保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接受新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素养教育的渗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语文教师要贯彻落实语文素养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把语文能力的提升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目标,不断优化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盼.小学生语文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以沈阳市X小学四年级为例[D].沈阳大学,2019.
[2]王凡一.小学生语文语文素养的现状及培育策略研究——以Z市为例[D].闽南师范大学,2018.
[3]彭雪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8.
[4]庄婷婷.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小升初”衔接策略研究[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8.
[5]于素贤.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以青岛浮山路小学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