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王国庆
[导读]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后能复述梗概,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染与鼓舞,具有远大的抱负。
        王国庆
        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津镇王河小学  441138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后能复述梗概,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染与鼓舞,具有远大的抱负。为此,教师应摒弃以往的重写作、请阅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使其喜爱阅读、享受阅读。同时,应加强对文本细读教学,让学生不仅在初读后把握文章大意,更能在文本细读中感受作者的构思精巧、措辞精准,促进学生汲取文本精华,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而,构建高效阅读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语言经验、感受深层内涵,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引言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整体内容过分重视,而且经常应用整体阅读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自身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故而,在进行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为此,教师要对自身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以及改进。而通过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自身学习品质以及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简析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内涵及意义
        文本细读便是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阅读。阅读者不仅能领略文章字面中的字、词、句子等内容的意思,而且对文本中较为关键的内容、段落形成自我阅读体会。依据整体文本的逻辑、结构,对文章具有更为精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便能较精准的理解文本内涵与主旨。以此突出文本细读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释放优秀文学作品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阅读熏陶中形成美好的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由此可见,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教学中关键内容,不仅有助于发挥阅读学习的价值,更将促进学生了解多元化文学作品,在领会作者观点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的学习体验。
二、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对他们需要阅读的文章进行透彻的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只关注故事的情节发展和内容。而且很多小学生缺少一定的阅读方法,比如略读、默读、边读边想等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们阅读水平的关键。再者,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积累一些写作技巧,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时候很难分辨和筛选出值得他们真正学习的句子或句式,或者找到了但很难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这样就很难将其灵活地运用并化为自己的知识。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但这样的方法很有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并且养成只追求量而不追求质的不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要意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精读”比“泛读”更对学生有利。教师可以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将这些学生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一)将文本细读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相结合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个性和思想,如何针对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来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是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的。文本的阅读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喜欢阅读的文章种类。老师们则可以通过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们推荐他们感兴趣的文章来仔细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文章的乐趣,也能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文本细读的方式。孩子们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以后,在阅读其他类型的文章时,就会不自觉地将这种阅读方式运用其中。


        (二)深入研究文章细节
        从语言角度出发,细细品味文章的词语段落,品味并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展开以及文本前后关系,能更好地抓住文本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促使文本阅读效率的提升。因此,除了整体阅读,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式,提升阅读效率。文章中关键词句对表达文章中心和主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往往会将情感寄托于关键词句或段落中,从而让读者更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这些关键词句不仅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联系前后文的枢纽,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在文本阅读中一定要重视关键词句,通过这部分内容领悟文章内涵,提升阅读效率。此外,作者往往会通过留白将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达的含义构建出来。留白是作者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产生自己的想象,从而形成思维的交流,对文章产生更深的感情。留白往往会从文本的虚实和意蕴主线中产生,读者会在文章阅读完成后切身感受内在的含义。文章高潮后的戛然而止,情景描述中的意味深长,都会成为留白的空间,让读者发挥自身的想象去领悟。
        (三)开展合作交流,做课外拓展讨论
        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对文字的品读,尤其是关键点的理解,教师在其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此外在整个教学中也需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尽可能不要让学生被动学习,让学生自己融入教学环境,自我思考,这样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在进行小学阅读教育中,教师就需要定制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既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做细致考量,阅读的内容突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教学内容上做好拓展。而在教学手段上而言,就不能仅仅依靠书本来做引导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以积极创设符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也可以做小组内讨论。借助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很轻松将学生带入教学场景,并配合声音、视频等多元素资源,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重点内容的品读,让学生表达阅读所赋予的情感。教师进行小组分类,让学生对多媒体下的内容进行讨论,表达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增进学生对于文章的了解,而后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配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出新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自我分析,这样还可以加深对文章知识内容的了解,强化其学习效率
        (四)掌握文本细读技巧
        为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其掌握文本细读的技巧,教师应以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向其传授阅读技巧。例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阅读中,教师便可以恐龙飞翔蓝天的演化过程为线索,使学生具有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接着用不同的标记进行阅读记录,借助工具书查询、注释,再次阅读,促进学生有序阅读、掌握文本细读的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对文本进行细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可以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有效扩展。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自身写作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升。为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对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并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冬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策略分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46-248.
[2]罗燕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教学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91.
[3]张林江.关于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109-110.
[4]李雪莲.如何将文本细读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94-296.
[5]孟素平.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8(10):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