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万越
[导读]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阅读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要能够弄清楚文章的结构等等。
        万越
        清原满族自治县夏家堡镇中心小学  辽宁抚顺  113302
        摘要: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阅读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要能够弄清楚文章的结构等等。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需要探究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且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决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也在进行着一定的创新和改革。但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严重影响到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面对这个情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探究出有效的解决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阅读教学服务,从而获得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实现语文教学水平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阅读教学的理论处于改革创新阶段
        在新课改背景下,指导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比如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自主合作探究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其实适用于很多的学科,具有着一定的共性,有一些理论可能并不适合语文学科,无法满足语文学科发展的特点。但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环境干扰,从而直接演变成为了指导语文教学的主要的观点和方法,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有的语文教学目标,从而陷入了新的教学误区中。
        (二)学生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提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和终身性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或者设置悬念,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对阅读无法建立起一定的兴趣,学习中容易分神,因为学生缺乏兴趣,所以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基本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和作者形成一定的共鸣,阅读的都是干巴巴的文字,这样也就打击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阅读兴趣会逐渐淡化。
        (三)缺乏必要的阅读评价
        语文课堂落实评价教学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同时也是希望检查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的质量和情况,能够进一步改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的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评价同样非常的重要。但是从目前阅读教学的情况来看,阅读评价相对比较的匮乏,学生阅读机会本身不多,评价几乎没有,对于学生朗读还是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教师都缺少及时的评价指导,这样就不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而影响到了阅读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四)阅读文本狭窄,形式单一
        很多学生平时阅读的材料基本就是课本,虽然现在我们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家长和教师也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但是很多学生因为作业压力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而且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更痴迷网络和电视,更加热衷于快餐文化,很少能够静下心阅读一本书。而且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没有进行方法的创新,所以这个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即便一些学生认识到了要创新课堂,但是没有落到实处,使得整个课堂变得华而不实,影响到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决策略分析
        (一)实现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和心灵对话
        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民主还有和谐的环境下面进行学习,让学生可以用心和文本还有作者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的释放,才能够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和感悟本文中文字的魅力,从而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另外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这样才能够完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情感和价值观等全新的体验,能够在参与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从中受到启迪,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完成文本中三个故事的情景剧表演,通过表演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对于人物形象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己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探索,从而全面的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一改往日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要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的阅读教学教师要能够做到精讲善问,要能够将教师必要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结合。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落实先学后教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课前的导学案,鼓励学生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先去掌握一些简单地问题,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课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微课完成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时,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本中描述的钱塘江的壮观景象,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加入一段微课,让学生课前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初步学习一些重要的词语生字。然后在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讲解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有效的引导学生完成了课前的预习,从而大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中便可以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往往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
        (三)变换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的单一和枯燥,这样学生也不能对阅读教学产生任何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善于变换阅读教学的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获得各项能力的发展提升。比如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像是在学习了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涉及到的神话故事后,可以鼓励学生读后续写,又比如学习了人物描写的内容后,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内容仿写,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新颖的阅读学习内容,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注重语文阅读评价模式创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评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效的评价可以推动教学活动,全面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前阅读课的评价标准进行调整。要能落实多元化的评价,不仅仅考虑学生阅读学习的最终效果,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参与阅读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要能够对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另外在评价的时候也要能够落实评价的多元化,可以开展师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方式,从而提高评价的整体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要能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本文从四个方面针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给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逄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现代交际;2016年21期.
        [2]王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注意的问题[J];华夏教师;2018年19期.
        [3]林顺洪.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8年1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