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校园足球促进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米丽梅
[导读] 在小学推广校园足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也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米丽梅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小学  河北 唐山 064000
        摘要:在小学推广校园足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也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学生的小学时期埋下足球运动的爱好,部分学生会在长大之后选择足球作为一项爱好甚至事业长期坚持,这可以促进我国的足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提升,改变我国足球运动相较其他球类运动较为弱势的局面。但怎样在小学体育中使得足球运动的教学更为有效,学生更容易接受足球这一运动烈度较高的体育运动,仍是每个小学体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校园足球推广起到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园足球;教学;有效

        足球运动是一门增强学生体魄、了解足球知识的课程,在小学体育中开展足球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在当前的小学体育中的足球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小学生对足球这一类田径运动的知识不够了解,运动安全意识淡薄和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低等问题突出,不利于小学生足球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怎样改变当前的这一足球教学困境,在小学校园中推广校园足球,使得学生增加对足球运动的认知,并且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足球运动开展要简单趣味化,设计足球游戏
        过去传统的足球运动开展方式使得大量体育老师只重视形式上的足球教育,即教会学生基本的动作,说一些足球运动规则就不管了,而要改变这一格局就要体育教师在足球教学中摈弃传统足球教育方式,追求实质化的小学生足球素养的培养。开展足球运动的体育教师不能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将足球运动融入到常规的体育教学中[1]。比如带球长跑可以锻炼学生运球的耐力,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名为龟兔赛跑,由学生扮演乌龟和兔子,在乌龟的路径中设置路障,而在兔子的路径中设置时钟,乌龟兔子都运球前行,乌龟落后兔子五十米时则兔子强制睡觉,而乌龟超过兔子五十米后兔子则可以再次追赶这种形式进行比赛,双方一共跑800米,最后200米不再设限,可以进行冲刺,但是路旁放上一些足球运动的知识,要与足球运动的规则有关,学生需要边朗诵规则边跑步,朗诵错误就需要原地静止三秒。这样的比赛方法并非一味比拼速度,而是以此来促进小学生对足球这一田径项目的兴趣增长,同时可以让小学生明白一味的追求速度并不能取得胜利,在这样的比赛中也可以教会学生一些足球运动的规则,有利于后续足球运动的正式开展[2]。采用这些手段来替代原本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到足够丰富的足球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二、提升家长对足球运动的重视性
    体育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努力才能做好。如果体育教师说人要诚实,不能依靠作弊取得比赛的胜利,而学生的父母有一方总是忽略规则,却能从中得到好处,小学生的三观就很难得到正确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的足球运动开展中,为了做到让家长重视学生的足球运动教育,可以在每学期的期初,举办一次亲子足球运动的比赛,其他不变,但大人和自己的孩子脚绑在一起踢一场球。邀请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起进行比赛,既可以让家长抽空多陪陪孩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金康,还可以向家长宣讲足球运动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配合教师的足球运动开展。
三、体育教师自身要做榜样
        小学生在学生时代接触的人少,教师往往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尊崇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足球运动上的热情和足球运动的乐趣。教师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会从无形中影响到学生,提升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3]。

如一名体育教师如果在足球运动中告诉学生要注意女生和男生的差异,男生要适当的友让避免撞到女生,并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对女生采取比较柔和的体育教学方式,则男生必然也会受到影响,从小就知道尊重女性,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毕竟足球运动比较激烈,需要长时间的奔跑,这对耐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考研,教师要让学生跟着自己好好热身,还可以通过体育课上课时带着学生慢跑操场一圈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耐力提升,以身作则。
四、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每个小学生的体质不同,尤其是近年来,小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不断下降。学生们长时间坐在座位上学习,体育锻炼时间被大幅度缩短,基本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所以,学校对学科时间分配进行改革,增加了体育课时的同时,还安排了大课间等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但是要充分实现体育课中足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作用,也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这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身体素质好的参与强度高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好的则参与强度低一些的体育锻炼。并且小学生的年纪小,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因此这些学生对于足球运动中的团结友爱,合作共赢的这些理念缺乏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系列的足球活动促进学生的这方面培养,如直接全班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不能直接参与的就编入啦啦队,进行啦啦操表演。这样的足球运动不仅趣味性极强,还可以最简单直接的告诉学生足球运动中团队的作用和团队的力量[4]。
五、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足球比赛
        体育田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如跳远,赛跑,跳高等,足球只是其中一项,而怎样让学生在诸多的田径项目中选择足球,则需要教师更多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喜欢上足球运动。基于此,如在体育课的跳高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足球比赛,为了防止学生受伤,可以改为两两组队,一个踢球,一个守门。并考虑到小学生的体力,以学生两组中其中一个组累计进一个球则为胜利,比比哪个组先进球,并设置奖品,如获胜队奖励两个棒棒糖。这可以使得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常识,还可以在竞争中学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维。毕竟在小学的田径课程中,学生们可以不会精通每一项田径运动的方式,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打好足球基础,将足球锻炼有益身心健康,并且趣味十足的思维深扎在小学生的脑海中,为学生今后长期的田径运动打好基础。
六、足球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入手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小学生对体育教育中足球学习的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足球学习如果有着兴趣加持则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教师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如足球中需要学生能够学会射门和守门,单纯的练习射门和守门学生是很难长期坚持的,而如果将射门的学生和守门的学生视为一组,两人组内互相竞争,一人守一人射,并不断轮换,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感受到足球的乐趣,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更加乐于练习。同类的还有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拿来在体育课前热身,体育教师将学生分为八到十人的小组,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学生奔跑能力,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语:
        将校园足球贯彻到体育教学中,是贯彻我国的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求。在今后的足球运动教学中,要继续探寻足球运动教学的新方法,实现体育课足球运动开展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许春飞.如何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有效开展校园足球运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84.
[2]徐传涛.浅谈如何以校园足球文化推动中小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J].才智,2020(09):110.
[3]陈一超.开展校园足球对小学体育的促进作用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08.
[4]罗天黎.校园足球的开展对小学体育的促进[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4):1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