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玲
喜德县农光中心小学校616750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有效途径,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更重要的是依托语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表达能力,使学生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及有效审美的体验都能显著提升。同时,在语文阅读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充分认知阅读的价值,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与交流,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的新台阶。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文阅读教学兴趣培养
引言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课文理解及作文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存在着诸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教学手段不够创新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寻求解决策略,力求为祖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同时又兼具工具性,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从小学到大学,贯穿于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是学生一直需要学习的科目。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阅读教学不仅对于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有很多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又具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由于少数民族孩子最先接触的是少数民族语言,而且缺乏系统的学前教育,这使得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汉语知识就有一定的困难,语文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阅读兴趣培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希望教师在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孩子们去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得他们可以独立思考,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领悟阅读书籍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深思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就可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文字功底更为深厚,语文学习能力也更强。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除了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倘若阅读氛围不佳,是很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只会拉低学习效率且不利于其未来成长。所以新课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环境的布置,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中高效学习,通过学习收获知识且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方法,要认真阅读每一个文章段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当然,也要做好协调工作,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本身此教育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存在局限性,他们并不能够正确区分好与坏,所以教师应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将不良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整个阅读教学氛围的良好性,也可以为学生设立一定的学习计划,让他们按部就班地去展开学习。再或者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共同去探讨,进一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作用,从而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而言,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当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是因为在学生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将相关的阅读方法掌握,主要包括泛读法、精度法及摘读法等,并且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阅读内容的相关方法技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参与其中,实现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更好掌握,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学生的自信心也就可以实现有效提升,使学生可以更加有信心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而在学生具有信心的基础上,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也就能够得以增强,使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目的实现,满足教学需求及要求。
(三)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相联系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阅读作为一种拓展眼界和知识的行为,如果阅读的内容与自身生活相差甚远,就很难产生阅读兴趣。兴趣需要一点一滴地加以培养。而兴趣培养的起始阶段就是要能够找到小学生的兴趣点。例如有的小学生喜欢动物,就会乐于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有的喜欢枪炮,就喜欢阅读军事类的书籍。这就表明,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以小学生自身的兴趣为起点,以此进行阅读引导,循序渐进,带动小学生因为自身的兴趣需要去发展自己的阅读兴趣。
(四)和谐互动激发小学生主体阅读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识记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如果仅仅着眼于学生会不会读,而不能够使学生主动接受语言的熏陶,就很难从深层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难以受到精神的滋养。因此,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悟,让他们真正去体味阅读的自主性,开放性。通过对一句话、一个词的深层挖掘,使学生充分感受发现之美,触摸文字的温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帮助少数民族推进阅读教学,会对学生成长和学习起到正面促进作用。所以,学校的校长和专业语文老师,都要做到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增强以后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这是立足社会的根本[3]。但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阅读教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坚信,只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革新、不断的进步,这些不完美都可以变得完美,会为少数民族教育有新的突破和改善。
参考文献
[1]葛金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情感读本,2018(35):117.
[2]赵春艳.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华少年,2018(36):8.
[3]菅庆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8(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