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军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第二中学 云南省宣威市 655417
摘要:在学生初中生活的学习中,语文对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阅读这一项更是一个需要技巧的题目,往往学生容易在语文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由带有技巧性地教学取代灌输式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抵触情绪,让学生更好地在语文阅读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目标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基于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对于教师和同学们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更加重视通过语文阅读来提高同学们语文的综合实力。初中语文教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学习语文学科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所以,通过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来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综合成绩,也是一条可行之路。这也就需要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不断地提升自我创新开拓精神,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创建新型的课堂实践。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后获得的有关知识与能力、思维与方法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素养,它是由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等构成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慢慢形成的语文品质,其主要是以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需要为导向[1]。语文核心素养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步养成的,它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3 核心素养目标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3.1 培养阅读基础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熟练掌握语文基础阅读知识与技巧、审美能力等。在这种背景下,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入文学批评方法,通过对学生训练文学批评或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名著进行正确解构,还能锻炼学生发现名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逻辑思维与文字美学,于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名著阅读素材《范进中举》时,教师要明白这篇名著是想通过描写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使读者认识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因此,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点是解构文章人物特点。教师只有把文章人物解构清楚,才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才能提升阅读的核心素养。作者在塑造任务形象的过程中,将范进中举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又可悲,可以让读者清晰感受到封建文化对于读书人的摧残与影响。在教学本文时,教师要着重于白描、语言行为等人物分析批评的教学,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文学批评或评价方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2 改变教学方式
在一堂课中,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常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阅读教学通常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性内容枯燥无味,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缺失,连单篇短章的课文都不能有效教学,为了调动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结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与生活实际,发挥教学智慧并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师引导法,周围的新鲜事物通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多加观察学生的言行,以完成课堂阅读教学。
课前,教师可以以故事情节、精彩片段以及设计有趣味的阅读任务等方式展开教学,勾起学生的阅读热情。课堂上,也需要教师导引学生逐步深入,在师生共同讨论情景问题时,一起解读所选精彩段落中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有效提高审美能力[2]。
3.3 尊重差异个性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将课程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但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既能够容纳每个学生的个体思考,又会受到群体思维的限制。因此,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兼顾整体教学进度又给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成为目前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生活环境、情感价值都有所不同。在进行课内文章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教材文章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评读学生观点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差异,不从价值观的对错方面进行评价,而是用正确的思维观念去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只有互动的、双向交流的课堂才是真正能让学生自由发言的课堂。个性化阅读课堂的开放氛围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升思考质量,启迪学生对任何言论观点都有自己的看法认知,不随波逐流,进而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3.4 思维导图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不只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信息化,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渐信息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运用到很多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比如多媒体。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创建,它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我们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建立。我们利用思维导图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可以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看到对文章不同角度的理解,激发了他们阅读理解的潜能。例如,在向学生讲解文章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放出相关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梳理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理解。然后给学生细致地讲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的结尾给学生出一两道题的小测验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我们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还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阅读的能力[3]。
3.5 拓展课外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当局限于课堂,课外也要积极组织阅读活动,强化课堂学习效果,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逐步升华学生情感和文化,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另外,向学生拓展延伸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文化,善于挖掘文化信息和内涵。还可以可以开展“读书分享会”的活动,即让学生在阅读完教师推荐的读物之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并在这个分享会上与同学交流沟通。能够坚持此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通过阅读技巧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锻炼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等。
参考文献:
[1] 张后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2).
[2] 雷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3] 杨文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