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蔡学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蔡学儿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学科,对于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基础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如何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汉语作为我国人民的母语,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重大。在小学阶段,加强语文的识字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知识水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自觉地展开语文的学习,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开展识字教学策略的意义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都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即开设同类课程的数量数不胜数,每个小学的每个班级的同级别语文课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找不出什么区别,据统计,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占整个在编教师比例的两成以上,如此庞大的队伍想要脱颖而出想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识字策略相关内容的开设或许可以让教师能够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由于小学都是坐班化管理,学生难以选择教师,但是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是人生学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现在随着科技的发达,基本每个班级都会有家校互动群,教师可以在群中快速联系家长,谈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常见问题,需要课后家长做什么才能解决问题。在有了相关的教学策略以后,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及孩子的心理,教师也可以更快速地不单单以成绩高低的方式来衡量孩子的学习成果,可以让教育朝着多面化的方向发展,符合教育学的理念。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考核老师的教学手段,对同学的听课状态也有了极高的要求,如果听课状态不佳,很容易导致已经掌握的知识记不住,只有老師、家长、同学三方都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实现小学课堂的最大价值,教学策略的规范也在此时应运而生,来为课堂具有理论性给出一定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开展识字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识字教学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燃起对中国汉字的探究欲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自觉的投入到识字教学活动中来。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字音、字形、字义之间微妙的联系,从字形探究字义和字音,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进而深刻了解到汉字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文字运用做好铺垫。

比如五年级学习《白鹭》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鹭”“鹤”“韵”等生字进行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汉字都是形音字,而且同偏旁的往往可以归为同一类,比如“鹭”“鹤”都是“鸟”字旁,可以从偏旁猜测出是指的某种鸟类;而“韵”字是“音”字旁,可以猜测出与声音有关,右边“匀”,很有可能这个字的读音读“yun”,字义就可能是形容某种声音或者节奏。然后老师列举“鹮”“痒”两个生字,引导学生去观察然后大胆的进行猜测字音、字义,通过引导式教学充分调动起小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生字探究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提高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加强课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讲故事或者是组词等方式进行汉字听写,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除此之外,为增强小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教师还可以给各小组分配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广告中的“错别字”,比如说“怦然星动”——怦然心动,“一箭如故”——一见如故等。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识字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而现如今的广告位迎合消费者需求,难免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如果教师不及时的加以纠正,学生就会进入一个识字的误区。这样的小组合作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识字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主体参与的另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来实现。作为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得到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改变以往的课堂形式,将静态化的课堂转变为动态化的过程,让学生活动起来,生动活跃地进行学习。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主动认识知识,主动与学生交流,主动与教师互动,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最终实现高效的课堂模式。以小学语文《春夏秋冬》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这时就可以以之前分配好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后分享给全班同学和教师。最后,教师教完汉字后,可以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并且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与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在这样不断地交流和互动中,学生和教师也会更加了解彼此,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识字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师要对此高度重视。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能力,加深对汉字内涵的理解,可以实现灵活与准确地利用,有效促进自身语文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锦霞,毛呼灵.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11)
        [2]唐利芳.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30)
        [3] 冯金贵.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