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玥潇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40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科收治的15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预防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有助于预防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预防护理
终末期肾病患者想要保证生命安全,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1]。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结果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这项研究中,我科选择了150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7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44:31,平均年龄为(46.9±6.4)岁。 研究组75名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0:35,平均年龄为(44.4±8.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预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低血压的预防护理:控制超滤速度和总量,前后慢、中间快,血透时初始血流量调节为50ml/min,逐渐增加速度,最大速率不超过200ml/min,透析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如患者出现恶心、焦虑等表现时,注意判断是否出现了低血压。治疗结束后继续卧床半小时后再起床,以免突然站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1.2.2肌肉痉挛的预防护理:低流量吸氧,如患者血压正常,可以适当减慢超滤速度,对于已经出现痉挛的患者,需停止治疗,遵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待缓解后继续透析。透析期间体重增加过快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透析次数和时间,以免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1.2.3管道凝血的预防护理:保持循环管道通畅,透析期间密切观察血流量,患者存在高凝倾向时,需要大量应用肝素,如患者血液过度浓缩,嘱其大量饮水。透析期间做好保暖,及时处理寒颤,一旦发现凝血,需要及时更换滤器和管路。
1.2.4出血的预防护理:透析前详细询问患者病情,有无出血倾向,以确定肝素用量。透析期间密切观察透析器和血路管道中血液有无变黑。如患者因为内瘘压力过大出现渗血时,需要每次更换穿刺部位,透析期间勤巡视,及时发现渗血并及时进行处理,可以使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透析期间如患者出现大量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并备好抢救用物和药品。
1.2.5空气栓塞的护理:一定患者出现空气栓塞,需要立即将静脉管路夹闭,关泵,将动静脉端插入0.9%的生理盐水中以200ml/min的血流量循环将其中的气泡排除。使用50ml注射器在静脉穿刺点将静脉血抽出至无气泡;协助患者取左侧头低足高位,有助于排出气体;做好心肺支持,选择面罩或气管内给纯氧等方式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各项基础生命体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抢救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免患者过分紧张拒绝配合治疗。
1.2.6心律失常的护理:老年患者高发该并发症,一旦发生,需要积极治疗原有心脏疾病;严格控制出入量,尿少的患者控制钾、蘑菇和坚果等食物的摄入;选择钾浓度恰当的透析液,透析的同时配合心电监护,一旦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需立即停止透析;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需要保证平稳展开透析,控制血流速度,以免改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如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时,需要改为腹膜透析。
1.3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比较 具体见表1.
.png)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升高。高血压时极易并发心脑肾等脏器的严重疾病,例如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和高血压的关系十分密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需要保证早透析、多透析、低流量和低超滤[2]。血液透析时一旦出现并发症,轻者加重患者痛苦,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所以需要通过配合护理措施提升治疗效果。在护理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在透析期间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有预见性[4]。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血液透析治疗不受影响,才能有效提升透析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包括低血压、肌肉痉挛、管道凝血、出血。空气栓塞和心律失常。针对每种并发症做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整个治疗过程更加顺畅且安全。
综上所述,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有助于预防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杰,何旦明,陈新育. 对比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J]. 当代医学,2020,26(16):109-111.
[2]史丹阳. 对比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08):68-69.
[3]陈香满. 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89-90.
[4]李莎莎.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急慢性并发症临床分析[J]. 系统医学,2019,4(10):46-48.
[5]孙小虹. 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