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梁洁梅
[导读] 分析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梁洁梅
        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顺德区大良医院)发热门诊 528300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2019年1月~2020年6月50例门诊输液中发生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急救+优质护理)与对照组(25例,急救+常规护理)。对比临床症状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具有更佳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患儿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门诊输液;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高热惊厥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临床急诊,多以小儿局部过全身出现不自主收缩、体位突然升高为主,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医师障碍,若未能及时进行治疗,什么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极为重要[1]。本次研究通过对急救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9年1月~2020年6月50例门诊输液中发生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15±1.09)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3.21±1.24)岁。两组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低于6岁患儿;②体温>38℃,并出现惊厥现象;③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数分钟,且发作后短时间内清醒。
        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损伤;②先天性疾病;③合并其他感染、外伤。
        本次研究患儿家属均已签字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急救措施
        当患儿发生惊厥后,首先需要对患儿衣领解开,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对患儿呼吸道呕吐物与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随后立即给予患儿吸氧治疗,并对患儿合谷穴与人中穴进行按压与刺激,并给予患儿止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于患儿口中放置牙垫,避免患儿咬破唇舌;立即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对患儿水电解质平衡进行维持,同时给予降低颅压与脱水治疗。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遵循医嘱对患儿采取体征检测,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常规药物护理。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①护理人员在实施急救后,需要对患儿病情进行密切观察,每30min行一次体温、心率、呼吸等什么体征检测,同时对患儿惊厥发作的抽搐类型、发作次数、储蓄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②对患儿口腔进行清洁护理,保持患儿口腔与呼吸道通畅。同时需要鼓励患儿多饮水,避免口腔粘膜干燥等情况发生,同时定时采用生理盐水对患儿口腔进行擦拭,避免口腔感染的发生。③护理人员定期对患儿体温进行检测,根据具体情况对患儿实施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物理降温,或对于持续高热患儿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嘱咐患儿家属为患者穿着舒适、柔软、宽松的衣物,及时对浸湿的衣物进行更换,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④心理干预:由于高热惊厥患儿易发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常出现躁动不安,哭闹不配合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联合患儿家属对其实施肢体触摸等方式进行安抚,使患儿配合治疗;对于年龄较大且能语言交流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温柔耐心的语气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儿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指标对比。包括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等。
        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包括脑水肿、口腔感染、癫痫、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科中较为常见的急诊,多与小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全,大脑对刺激分辨能力较差有关。相关研究表明,小儿高热惊厥主要因持续高热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在患儿的急救中,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对患儿急救效果,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患儿预后具有积极影响[2]。
        在本此研究中,通过对患儿行急救护理措施干预后,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得到明显的降低,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对患儿治疗安全性。我们认为,通过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能及时有效的对患儿突发症状进行干预,从而提高了对患儿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对输液中突发高热惊厥患儿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高莉, 熊大迁, 江泽友,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儿高热惊厥分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8, 34(4):576-578,587.
[2]马建茅. 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2):238.
[3]阿依吐拉·哈德尔, 刘彭, 赵铎.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1):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