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李天颖
[导读] 研究分析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在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中作用效果。
        李天颖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介入科, 上海20002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在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中作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实行介入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在处理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值得被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心内科冠心病急诊患者往往病情严重,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冠心病又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时容易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面对突发性冠心病实行介入手术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介入手术是治疗心内科冠心病急诊患者的重要手段【1】。针对这类患者不仅要尽快安排实施介入手术,也要加强对患者护理安全的重视,防止医疗上不良事件的发生,将风险事件控为最低,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医疗医患纠纷。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方法,现将实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40--80岁,平均(45.15±6.12)岁;根据学历以上可分为本科学历30例,大专学历40例,中专学历10例。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实验组患者具体方法如下:
(1)制定应急预案
        心内科冠心病急诊患者往往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手术。因此术前制定心内科应急预案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接到相应通知时,要保证10分钟之内赶到指定地点,按预案原则进行准备工作【2】。实行介入手术前应仔细核对身份,以防出现差错。运输患者过程中要注意患者各类指标的监控。提前备好抢救仪器和急救药物。准备好人工呼吸器,除颤仪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接到患者时应及时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术前用药等。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了解患者既往病史,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术中注意无菌操作
        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章流程,避免护理人员失误导致患者感染。要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无菌意识的培养,互相督促和监督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中无菌操作的细节。针对违规操作要及时纠正并互相提醒提高患者治疗安全,防止患者出现医源性感染与并发症。
(3)做好预防工作
        在手术之前要及时对患者个人信息,既往病史以及过敏史进行核对,以防因护理人员疏忽,导致患者术中出现危险。
(4)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把患者作为中心,提升患者满意度,要对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给患者足够的安慰,让患者有勇气和信念战胜疾病。工作中要培养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感和道德感,提升他们防范风险的能力,开展专业的知识考核,提高工作效率【3】。
1.3观察指标   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1.4数据处理
        借助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t检验,以(±s)表示;计数数据,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2%,对照组满意度仅有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5例,发生率为12.5%,实验组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为0%。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冠心病是我国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急诊冠心病往往患者发病急,需要尽快实行介入手术。冠心病的发病率极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我国是冠心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冠心病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4】。冠心病的死亡率很高,产生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肥胖都容易引发冠心病。因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导致冠心病患者持续增加。再提高医疗治疗手段的同时,也要相应提高护理质量。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对冠心病患者至关重要【5】。本次实验利用安全管理护理方式远远优于常规护理,无论是从治疗效果还是患者满意度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增强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值得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荣颍.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52):159.
[2] 黄文会,廖加梅,芦静,等.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12):4.
[3] 刘雅楠,武如冰,耿红,等.关于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9):178.
[4] 马静.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保健文汇,2020,(21):161-162.
[5] 王金泉.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0):5805-5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