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王爽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干部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王爽
        吉林省军区长春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干部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党中央关心广大同志的重要任务。各级委员会和政府应当从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出发,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经历发现,老干部高血压比例较高严重影响老干部身体健康,为此,结合多年从事老干部工作,就现有关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老干部;高血压;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老干部较其他年龄段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的原因为:这一群体的各项身体机能均处于不断减退状态,其更容易受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出现血压波动。由于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需要长期监测、控制血压水平的波动,这种疾病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影响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因素
        1.1 心理因素
        有学者们认为高血压更多发生在具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人群中[1]。庄惊奇等[2]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心理情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老干部高血压病患者在健康行为量表中的心理应激维度得分较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压抑情绪、爱生闷气、失眠、焦虑等。随着年龄增长老干部的思想愈加顽固,面对生活应激事件较为被动。
         1.2 外在因素
        一是低文化水平的老干部高血压患者获得的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容易产生心理应激,负性事件如经济减少易导致老干部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使药物治疗疗效降低。二是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特点表现为多病共存、病程反复,患者易产生负性心理。三是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从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能够直接影响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通过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可能有助于缓解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2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
2.1血压升高及并发症预防
        结合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口头宣教法、观看视频法等,促使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理解按时用药、动态监测血压指标的重要性,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提高其依从性。耐心为老干部高血压患者讲解预防血压波动及高血压危象的方法,在丰富老干部患者健康知识的同时,提高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2生活习惯调整
        评估老干部高血压患者是否伴有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如发现患者伴有其中一种或多种不良习惯,应于耐心为患者讲解不良习惯危害的基础上,鼓励患者逐渐消除不良习惯。如有必要,可为其介紹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后病情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以增强患者的自信,间接改善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效果。


2..3健康教育
        大多数老干部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了解不多,服药依从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关于高血压疾病的教育,让患者了解更多有关于高血压的知识和预防治疗方法,而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结合老干部患者的知识水平,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好的保证健康教育效果,患者依从性也会随之提升。
3.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
3.1 心理护理
        高血压属于慢性、终生性疾病,该疾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干部高血压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还需对老干部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时刻的观察,并且主动去了解患者情况,包括隐性需求、显性需求、心理顾虑等,从而保证护理干预措施更具針对性,帮助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3.2饮食康复
        指导老干部高血压患者遵循低盐、低脂原则,调节饮食方案。由于老干部多喜食高盐食物,为避免患者因食欲受影响而产生不恰当进食行为,进而干扰血压控制效果,可指导老干部高血压患者按照逐渐降低每日盐摄入量的方法,提高其对低盐饮食的适应性。此外,还可结合老干部患者的饮食偏好,为其制定饮食方案,通过多样化的食谱搭配,发挥饮食在促进高血压康复中的作用。
        3.3尽早治疗
        高血压是很多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疾病加重,对身体的脏器造成过大的负担,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控制疾病。
        3.4按照医嘱服药。高血压是长期慢性病,患者需要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更改用药时间或者用药量。
        3.5加强血压监测。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掌握血压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并且嘱咐患者每天坚持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同时 ,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掌握出现高血压急症的时候,应该如何科学的处理,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4小结
        临床上将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模式引入到老干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当中,通过针对影响患者血压的因素,包括饮食因素、作息因素、运动因素、服药因素、治疗因素、血压监测因素等等,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和护理,能够更好的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作高危因素,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3]。通过预防保健和护理,患者依从性更高,治疗效果也能得到很好的促进和提升。此外,由于高血压是一个终生性疾病,患者出现高血压之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同时当身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的时候,组织和器官功能也会受到影响[4]。因此,在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血压监测,患者平时生活中,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免因为情绪激动而引发血压升高,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临床上还需要更加重视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引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减少并发症,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马凤茹,解今的,王竹.高血压病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148 149.
[2]莊惊奇,王晨,张晓军.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19(3):495-496.
[3] 段明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探讨[J].饮食保健,2019,6(15):181-182.
[4] 石红岩.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06):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