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刘悦 胡倩倩
阜南县人民医院236300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9月~2019年12月,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策略,观察组在围术期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睡眠质量,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 PSQ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肝胆外科;围手术期
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复杂,且并发症多,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体人群,围术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并在术前易出现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精心、适宜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个性化护理作为临床护理领域上新型护理模式之一,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护理操作的个性化,要求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护理服务,使其获得理想的护理体验,个性化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护理中,效果广受肯定。本研究为验证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分别予以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搜集2019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20例进行研究。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9~62岁,平均(40.9±6.5)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20例、胆管切开取石术16例、胆道探查与引流术12例、胆肠吻合术8例、肝叶切除术3例、脾脏手术1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18~63岁,平均(41.3±6.8)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23例、胆管切开取石术15例、胆道探查与引流术11例、胆肠吻合术8例、肝叶切除术2例、脾脏手术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同质性(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肝胆外科疾病;②符合手术治疗指证;③同意手术治疗,并参与研究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肝胆病史;②伴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③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④治疗过程中各种原因转院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术前检查、宣教手术治疗有关注意事项、术后引流管道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策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状态、护理需求、运动能力以及疾病认知水平等,依据评估结果给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个性化术前指导:通过以一对一沟通、视频宣教、分发知识宣传手册等方法为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指导,主要是为其详细介绍疾病类型、手术疗法、手术前后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准确认知,要患者可以正确了解自身疾病,积极耐心解决患者疑问,以此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此外要注重患者家属的指导工作,告知家属在患者面前最好维持积极乐观心态,以此感染患者。(2)个性化心理疏导:术前加强对患者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的管理,通过全面了解各患者的个性特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积极鼓励和安抚患者,要患者认知到消极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为其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病例,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通过触抚患者手心或额头来舒缓其不良情绪,完成手术麻醉苏醒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安抚患者情绪。(3)个性化术后护理:①加强监护: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加强监护,针对每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手术情况对易发生异常现象的并发症予以重点监护,采取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②引流管护理:严格检查引流管有无良好固定,密切观察引流液变化,可指导患者及家属简单的观察方法,包括引流液颜色、性质以及引流量等,定时替换引流袋;因引流管与腹腔相连,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必须严格依据无菌原则操作,减少或避免腹腔感染;叮嘱患者勤换体位或姿势,但是在翻身和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引流管,防止引流不充分以及引流管脱落或弯折等;③疼痛护理:因麻醉消除后患者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可能和患者自身耐受力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指导患者术后疼痛的自我观察方法,如果忽然发生局部肿痛或剧烈疼痛等表现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此外可辅助患者摆放半卧位,减少切口张力来减少疼痛,指导患者准确排痰与咳嗽方法,防止切口裂开而引起的剧烈疼痛;④增强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导患者完成床上主动训练,增强肺功能,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5)出院前指导:依据患者出院前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家庭护理计划,为家属及患者宣教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其护理内容后才可出院。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睡眠情况。术后恢复时间包括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睡眠情况:通过睡眠质量评估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相加之和为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n(%)描述计数资料,χ2 检验。(±s)描述计量资料,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肝胆疾病包括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种类型,是一种常见临床外科疾病。肝胆系统生理功能特殊,此类疾病患者往往发病急,且病情严重,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和手术治疗的正确认知,造成患者出现生理、心理方面的明显负担,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常规护理主要针对于临床基础护理,其作用在于保证临床各类诊断、治疗、护理活动能够保证最低限度以上的正常运行。个性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深入与发展,通过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诉求,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干预,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术后顺利康复奠定良好基础。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个性化健康宣教、术后基础护理、并发症针对性预防三个方面对60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梅娟.个性化护理策略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102-103.
[2]王娟.快速康复外科指导护理干预肝胆外科围术期效果[J].西部中医药,2020,33(03):139-142.
[3]沈起莲,岳丽娟.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20,50(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