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大连 116031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其心绞痛发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05月~2019年05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拟定两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护理方案;参照组(34例):进行基础日常护理;实验组(34例):进行基础日常护理+整体护理;就组间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预后质量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63±0.45)少于参照组(8.42±3.52)明显(P<0.05);实验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预后质量评分(98.42±0.36)高于参照组(88.23±2.41)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于临床接受整体护理方案干预后,可减少其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最终可促进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疾病表现改善。
【关键词】整体护理;冠心病伴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次数;预后质量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工作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1]。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因素诸多,如吸烟、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冠心病发病时通常伴有强烈心绞痛感觉,如未接受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2-3]。本次研究将针对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探究拟定整体护理方案并应用可行性,以利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与预后质量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5月~2019年05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拟定两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护理方案;参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5岁~73岁,平均年龄为(54.26±2.56)岁;实验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5岁~74岁,平均年龄为(54.38±2.62)岁;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认为冠心病伴心绞痛;②知情同意书签署;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或者精神异常;②存在重度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观察对比两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收治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经分组并应用方案护理期间,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日常膳食指导及日常体征检查等护理;实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发病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对疾病发展及预后较为担心,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情况,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恢复治疗信心及配合度,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②饮食护理。冠心病发病因素中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因而要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患者饮食进行合理安排,注重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及低碳水的饮食,并提高水果蔬菜的摄入比例,增加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饮食,另需禁止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避免加重病情。③生命体征监测。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呼吸、心电图等变化予以关注,并要根据患者意识、尿量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监测过程中一旦出现异样情况需立即上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预后质量。
1.4 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为期一月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进行记录、统计及对比,对患者经护理一个月后的预后质量评分进行收集(百分制)。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两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护理结果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心绞痛发作次数、预后质量评分)以表示,行t检验,结果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63±0.45)少于参照组(8.42±3.52)明显(P<0.05);实验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预后质量评分(98.42±0.36)高于参照组(88.23±2.41)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发病机理为患者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而引起痉挛,其属于典型的心肌缺氧缺血性疾病[4]。目前,冠心病伴心绞痛的发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而不断攀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急、危险大,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可于一定程度上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使其预后效果得以改善[5]。本文探讨的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重视以患者为本,给予患者更多的尊重,并对其进行全身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进行整理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发病诱因,取得良好临床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63±0.45)少于参照组(8.42±3.52)明显(P<0.05),说明整体护理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程度;实验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预后质量评分(98.42±0.36)高于参照组(88.23±2.41)明显(P<0.05),说明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于临床接受整体护理方案干预后,利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改善以及预后质量提高,最终可促进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疾病表现改善。
【参考文献】
[1]孙洪波.整体护理在改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预后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85-286.
[2]倪淑宇.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63-264.
[3]尹选军.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164-165.
[4]肖雪姣,殷冬瑜.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整体护理服务及应用效果研究[J].上海医药,2018,39(22):33-34,62.
[5]卓苑红,连国颖.探讨在护理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