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茶花
新洲区精神病医院 , 湖北 武汉 431400
【摘要】目的:评价放松训练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病人护理效果影响。方法:以来我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选出6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放松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症状缓解效果。结果: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差异不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症状缓解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针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放松训练护理能有效平复其负面情绪,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放松训练护理;广泛性焦虑症;护理效果
焦虑症是一种负面情绪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烦躁、失眠、易爆易怒及敏感等,此类病人相比健康人更患得患失,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干扰患者的生活、工作。目前常用抗焦虑症药物治疗,但是单一用药并不能彻底缓解其身心焦虑感,故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心态具有积极作用。下文将重点分析放松训练护理的作用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集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研究主体,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30例,男:女=14:16,年龄16~57岁,平均(36.59±4.36)岁;观察组30例,男:女=13:17,年龄19~57岁,平均(37.22±4.43)岁。上述资料对比差异不大,结果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服用阿普唑仑片(0.4mg/次,2次/d)和盐酸帕罗西汀片(20mg/d)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行放松训练护理,首先为患者提供安静、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外界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友好、信任的护患关系,用温柔的语气与患者聊天,保持微笑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尽量让患者放松警惕和陌生感,治疗环境要减少仪器噪音,在患者的意愿下播放舒缓音乐来消除其恐慌和孤寂感,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练习全身放空、深呼吸,适当的按摩其全身肌肉来缓解肌肉紧绷感,选择安静、空气清新的空旷的场地让患者释放内心压力,以心理暗示、大声唱歌等方式缓解内心焦虑,叮嘱家属多关心、理解和尊重患者,给予更多温柔关怀[1-2]。
1.3观察指标
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其焦虑状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感加重;干预3个月后,评估其焦虑症缓解效果,依据其评分结果和日常应对生活的反应等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3.0统计,定性资料(%)的检验用X2,定量资料(±s)行t检验,P<0.05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 HAMA评分比较
干预前评分差异不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停机结果P<0.05,见表1。
.png)
3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是指患者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紧张不安的表现,长期焦虑状态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痛、出汗等神经功能失调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服用抗焦虑药只能暂时缓解其焦虑感,并不能彻底根治其病因,而针对性护理干预才能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健康面对生活。
放松训练护理是借助特定的环境、人物以多种方式使患者从紧张、焦虑状态转变为轻松状态护理模式,此护理涉及心理放松和身体放松,通过外界环境改变、营造轻松自在氛围,引导患者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安抚来控制内心焦虑,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此训练模式能确保患者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身体放松,以最佳状态健康生活[3-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其焦虑症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合上述,加强放松训练护理不仅能消除患者的焦虑感,还能引导患者以舒适的心态积极生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娟.放松训练护理模式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z1):70-72.
[2]韩媛媛.心理护理配合放松训练在广泛性焦虑症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272-273.
[3]崔倩,欧阳小芬,赵蕾,等.放松训练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8):184-185.
[4]叶锦聘,叶娥明.放松训练干预措施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