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爱英
新洲区精神病医院 ,湖北 武汉431400
【摘要】目的:对予以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借助抽签法将62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心理护理方案为两组患者施护,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干预后B组患者SES评分显著高于A组患者、MOAS评分较A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论:加强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在使之自尊程度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更好规避冲动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心理护理;双向情感障碍;护理效果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在临床范围内可见性较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狂躁、抑郁等异常表现,有研究结果指出,在为患者实施精神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合适护理干预能令患者的康复效果获进一步提升[1]。
1观察对象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62例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受治于我院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全部患者中36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23-55岁,平均(38.64±4.16)岁,病程1-10年,平均(5.37±1.04)年。借助抽签法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1例),两组病例对照资料数值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1.2.1A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为组中患者施护,具体涵盖内容为环境干预、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
1.2.2B组
采用心理护理方案为组中患者施护:①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系统评估其心理状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患者明确诱发双向情感障碍发生的原因及积极配合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护理的必要性,予以患者鼓励和陪伴,嘱患者家属、朋友多多予以患者情感方面的支持。②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予以纠正,修正其认知,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通过为患者列举治疗成功案例的方法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③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其受治期间对治疗环境的陌生感,与患者交流期间注意倾听、予以患者足够的尊重,令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④定期展开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令患者能够充分掌握与自身所患疾病相关的各项知识,教会患者调节自身情绪的正确方法。⑤对患者参与集体活动的行为进行鼓励,通过社交技巧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强化其人际关系构建能力;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为患者寻求社会、家庭支持。
1.3观察项目
①借助SES(自尊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尊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得分与其自尊程度呈正比。②采用MOA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得分越高则冲动行为越严重。
1.4统计检验
研究中所涉及数值皆加入SPSS 21.0进行计算,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P<0.05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ES、MOAS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B组患者SES评分显著高于A组患者、MOAS评分较A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表1:
.png)
3讨论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病,又被叫做狂躁抑郁症,患者发病时会轮流、反复的表现出抑郁、狂躁两种情感,交替出现心情低落、运动迟缓、自尊下降和心境高涨、兴奋、躁狂症状,除积极借助药物对患者症状予以干预外,在患者施治过程中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护理也十分必要[2-3]。
为更好提升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本研究在施护过程中强化了对31例B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所得结果显示: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相比较,B组患者治疗后的自尊水平更高、冲动行为更轻微,这是因为心理护理能通过改善心理状态、纠正错误认知、强化人际交往和社会、家庭支持的方法来有效帮助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调整、宣泄其负面情绪,纠正消极、冲动行为,使之能够做到对他人敞开心扉,积极参与到社交、集体活动当中并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更多家人、朋友的关爱,提升康复信心,故最终方能收获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
可见,加强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在使之自尊程度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更好规避冲动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娟.双相情感障碍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02-203.
[2]裴小欢.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J].母婴世界,2020,14(10):220.
[3]李洪宇,邓昊.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