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仙
兰坪县金顶镇卫生院 金顶镇671401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6例疝气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未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3例: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疝气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疝气手术;护理效果
疝气的发生与先天腹股沟发育不良、腹膜鞘状突未闭合、腹壁肌肉萎缩以及腹内压升高等因素有关,疝气可发生于人体不同部位,当患者站立、负重、剧烈咳嗽致腹内压升高时,患者均可出现腹部疼痛症状,且腹部出现包块,目前该病常用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可对患者机体造成应激性损伤,因此术后护理可影响患者预后,术后切口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可降低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1]。本次研究比较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6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以及人性化护理干预疝气手术患者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中男(n=17)、女(n=16),年龄区间为:36岁~78岁、平均(48.62±1.72)岁,疝气分型:腹股沟直疝、斜疝例数分别为18例、15例。对照组未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中男(n=18)、女(n=15),年龄区间为:38岁~77岁、平均(48.61±1.71)岁,疝气分型:腹股沟直疝、斜疝例数分别为17例、16例。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参考我国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疝气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适应症,在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2)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的患者。(2)排除非首次疝气手术治疗患者。(2)排除伴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患者。(3)排除伴精神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围手术期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
1.3.2实验组在参考对照组落实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人性化护理,(1)健康教育,患者术后神志清醒时护理人员主动通知患者已顺利完成手术,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治疗的优越性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其中对于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术语。(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落实术后相关护理操作的同时关注患者举止、表情,向患者列举手术治疗成功案例,并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以减轻患者负面心理压力。(3)疼痛护理:术后疼痛的产生为机体应激反应,疼痛刺激的产生可对患者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造成刺激,降低患者术后躯体耐受能力,降低患者术后躯体耐受能力,诱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用数字疼痛NRS量表判断患者躯体疼痛程度,若NRS量表得分低于4分,为轻度疼痛,护理人员应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镇痛药物不良作用,指导患者通过聆听收音、与他人谈话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若NRS量表得分超过4分,为中重度疼痛,护理人员应遵照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并联合患者家属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指征,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理人员,从而降低镇痛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1.4观察指标
(1)借助SAS量表以及SDS量表判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上述量表均为百分制,量表得分低于50分为不焦虑、不抑郁;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轻度抑郁;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中度抑郁;超过70分为重度焦虑、重度抑郁。
(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出院时请其对术后护理做出评价,满意度评价等级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受检例数】X 100.00%。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变量资料,“±s”形式相关变量资料应用t 检验,“%”形式相关变量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预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量表得分以及SD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ng)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1例,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3例,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χ2=5.203,P<0.05。
2.3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ng)
3讨论
疝气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对于接受疝气手术治疗的患者,因手术治疗属于侵入性治疗的一种,患者术后躯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刺激,疼痛刺激可对致使副交感神经兴奋,继而降低患者术后躯体耐受能力,患者术后担忧自身病情预后,可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疝气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易忽视患者手术应激性刺激,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人性化护理干预通过术后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疝气手术治疗,同时开展镇痛护理,以提升患者术后舒适感,协助患者患者顺利又安全的渡过术后恢复期[3,4]。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后SAS量表得分以及SD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疝气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樊春梅.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护理应用满意度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2):127.
[2]刘丽娜.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患者术后中的护理效果[J].健康大视野,2020,09(11):164.
[3]冯英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38):115.
[4]张秀群.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3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