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 26401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人们的水平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在医疗护理中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尤其是对于妇产科的护理更是广泛被人们关注和重视。重视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妇产科的医疗护理工作发展的非常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从护理人员因素、管理者因素、患者因素三个层面回顾性研究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升业务综合素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护患交流等举措,并就是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展望。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日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不安全因素较多,护理风险较大。在妇产科如何适宜地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地规避妇产科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是为孕产妇提供优质、安全护理服务的重要课题。
1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1护理人员因素
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中,护理人员因素占较大的比重:① 注意力不集中:与工作应急性强、工作繁琐、工作压力大等有关。② 服务意识落后。③ 护患沟通意识不够,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④ 护理技术不佳。⑤ 制度执行不严格。⑥ 法律意识淡漠。文书不规范:很多护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护理文书的重要性,片面认为只要治疗、护理及时到位,护理文书规范与否无所谓。
1.2管理者因素
管理者管理不力也是妇产科护理风险之一。①管理不善:管理者缺乏领导才能,不能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②排班不合理:有的班次人手过少,治疗护理缺乏有序性,使护理工作不能及时完成。③ 护理人员不足: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城镇居民医保的启动,惠民政策推动了参保的人数的增加,同时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猛增,加大了护理人员工作量。④超负荷性风险:妇产科护士队伍年轻化、低年制护士增多,护理人员素质差异大,专科理论知识不足、经验少、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使潜在的隐患增多。
1.3患者因素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孕产妇要求优质护理的愿意以及维权意识也随之增强,这给妇产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难看出由于妇产科患者病情复杂、危险性高等特点,加上有些患者不能自觉遵守医嘱,甚至有意无意隐瞒病史和孕产史,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如未婚先孕出于保护隐私的要求不按照人院检查,宫外孕患者擅自出院、输液患者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服药患者更改服药剂量等等,凡此种种均可直接影响到妇产科管理,从而增强护理风险。
2护理风险管理
2.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缺乏护患沟通加之患者及家属多缺乏医学护理知识,建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护士长根据月工作计划制订每天、每周的护理检查项目,组织成员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不断找出新的安全隐患,及时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制订有效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把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2.2 制定风险管理制
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常见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和专科护理流程,根据产科的特点,建立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入室、沐浴、出院制度,规范交接班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根据工作量进行弹性排班,对常见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和常见疾病的应急预案,常用的重要技术操作告知程序和临床各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程序进行强化培训。
2.3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升业务综合素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1)定期组织学习护理核心制度、《护士执业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爱法,从思想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是强化履行法定职责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2)定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活动,对科室内发生的差错事件及隐患进行分析、讲评,对媒体报道的相关案例进行讨论,以此开阔视野,提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3)做好分层次的岗位培训与考核,尤其对轮转的护士。加强护理操作师范、培训、考核,提高业务技能。(4)认真学习护理文件书写,指导护士从法律的角度真实、客觀、及时书写各种护理文件,专业组长及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4 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在服务中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 的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体现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对病人提出的疑问或某些过激言行,应给予必要解释与疏导,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孕产妇人院时要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特殊治疗护理中要及时告知有关疾病知识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同时做好记录,让产妇及家属签字。出院时告知随访时间及内容。
2.5强化质量管理
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监控,尤其对重点护士、重点病人、坚持安全隐患分析制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地整改措施,预防护理事故差错的发生。
3对病人进行人性化管理
首先,应树立人性化管理观念。有的产妇对于生产的期望值很高,认为现在的医疗水平相对较高产生轻视心理,这导致一些孕妇在待产期间不遵守医院的规定以致发生意外。针对这种情况应以人性化的理念为基础来进行劝导以及安抚产妇。管理人员在对工作进行安排时,要避免依賴之前的护理模式,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并且树立人性化管理意识,根据病人自身的状况为病人制定相关的计划,并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
其次,应该加强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语言沟通,有些产妇因个人原因或为隐瞒一些情况,在交代病史时故意隐瞒,这医生无法了解产妇的情况当出现突发情况是不能及时应对,工作人员要主动的与病人进行交流,通过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到病人目前的心理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工作人员还要询问病人以前的治疗过程,以及住院的经历,找到病人心情不好的原因,再去宽慰病人,梳理病人的情绪,使得病人能够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在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与病人的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让病人家属也对病人的病情都一定的了解,鼓励家人要时刻关怀病人,使得病人能够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从而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在生活方面,也要对病人进行指导,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自身的各方面状况帮助病人建立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并为病人制定康复计划。
最后,要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疼痛引起的焦虑,疼痛和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尽力安抚并及时传达分娩情况让产妇知晓,进而安抚家属产妇的紧张情绪拉近医患关系。要想保障病人有个好的护理质量,医院需要建立相关的访视制度,应该在治疗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病人进行访问,询问病人目前的身体恢复的状况,通过搜集建议,以及分析护理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对其模式进行不断的改善,从而制造更好的护理环境,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4小结
妇产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有妇科患者、产科孕妇、产妇及胎儿和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大,情况复杂,不安全因素较多,护理风险系数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高。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必要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既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降低妇产科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护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因此要加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把妇产科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李学芝.60例妇产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常见问题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245-246
[2]钟华荪.建立医疗中心促进整体护理深人开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0,2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