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祝雁斌
[导读] 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如果出现护理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祝雁斌
        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     264010
        【摘要】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如果出现护理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所以,医疗人员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做好妇产科护理中的每个环节,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患者互相协作,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人性化护理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完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在护理学中,妇产科护理是一个重要的分支。目前,我国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增多,护理人员涉及面广,护士自身原因成为护理安全的主要隐患。
一、妇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1)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的特殊性。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对妇产科的某些特殊情况还不能准确的做出预测和判断,分娩的过程是动态的,并且复杂多变。如羊水栓塞,不是以技术而能解决的,产妇及家属不了解其特殊性,他们认为产妇就是健康群体,而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出现问题很难理解,认为是助产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或是不负责任造成的。  
        (2)患者方面。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妇产科患者所存在的医疗危险也随之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医疗难度,但孕妇的家人对分娩的危险性没有充分重视,认为分娩是人生必经阶段是自然现象,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3)护士方面。现在医院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长期繁忙的工作,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厌倦心理由此而生,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难免会因疼痛而挣扎,大叫,有的护理人员会表现出不耐烦,这会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如果夜班护士不认真进行产程观察,可能会导致产妇在无人护理的情况下在病床上或厕所分娩,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不按操作规范给新生儿护理,容易给婴儿造成伤害,这些都是引发纠纷的原因。  
        (4)医疗护理技术。由于年轻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认识有局限性,加上护理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及时察觉一些新生儿的病症,耽误了治疗时间;对重症妊高征患者的观察护理不到位,致使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出现误差,严重时会使患者发生子痫;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配合不当,造成会阴裂伤,特别是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时,如果没有及时将医疗设备、相应药物准备妥当,或者对病情的处理判断和医疗技术发挥不当,均会导致纠纷发生。护理人员在助产过程中,配合不当造成会阴裂伤。这些都有可能给孕产妇带来生命危险。  
        (5)药物性因素。产妇用药十分关键,用药不慎可能会给产妇带来无法挽回的危险。如妇产科用的催产素,要熟悉掌握该药的适应证,禁忌征,在输液过程中,如不准确调整液体的速度,不仔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子宫收缩次数,如子宫坚硬,宫缩过强,都有可能引发宫缩不稳定,严重时还会导致子宫破裂。  
        (6)消毒隔离方面。患者的会阴切口要严格消毒,否则会导致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为新生儿洗澡时也要仔细消毒,避免新生儿脐部、眼部的交叉感染。紫外线消毒时,应告知产妇要防范的知识,并为婴儿遮盖身体,以免造成产妇和婴儿的皮肤损害和眼睛损伤。  
        二、风险控制方法  
        (1)加强责任心、服務意识教育。服务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向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现在的护士群体偏向年轻化,临床经验不足,服务意识有待提高,责任意识不强,这是护理工作中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应加强对护士的业务培训工作,聘请有丰富妇产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做讲解,并教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的技巧,让年轻护士在思想态度上加强服务意识,时刻谨记患者的健康才是自己的幸福。  
        (2)加强医疗器械、用物的清查制度。

医护人员要随时检查医疗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否随时待命,同时要严格监管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使用的药物做好记录备案,还要保证药品的充足,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时使用。为了保证医疗器械操作准确性,制订必要的医疗操作守则和操作流程,方便医护人员查看。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护理是一份技术性很强工作,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应保持不断进步的状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经常组织护理人员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知识,重点掌握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出血等疾病的护理知识,减少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纠纷。  
        三、人性化管理  
        (1)认真仔细、热心接待。新产妇人院后,责任护士要在30min内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尽量满足产妇的正常需求,这是培养良好关系的第一步;在检查中遇到已临产的产妇应立刻送进产房检查;离临产还有一段时间的产妇,护理人员应与其多进行沟通,缓解待产时的紧张情绪。  
        (2)细心呵护、周密计划。产妇出院时,护理人员最好给产妇一些祝福的话语,拉近与产妇的距离,并告知产后恢复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对已经分娩的产妇,护士要在分娩当日告知饮食计划,健侧卧位。讲解产后2小时小便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伤口疼痛的原因和防止感染的方法;护士应在产后及时询问产妇的睡眠、饮食情况以及伤口疼痛的情况,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乳房的保健和卫生;在产后2小时,向产妇询问乳汁分泌的情况,观察新生儿是否有黄疸现象或脐部感染,对乳汁分泌障碍的产妇进行协助挤奶;产后第3天教会产妇保持乳腺管通畅的方法。全方位的护理方法不仅保证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还让产妇及家属感受到了人性化的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掌握技巧、嗳心沟通。照料好产妇的日常生活,帮助行动困难的产妇上厕所;面对产妇的提问要耐心回答,解答产妇心中的疑惑,使其保持平稳的心态;满足特殊要求,温馨待产;避免使用产妇难以理解的语言进行疑难解答;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留意家属的意见和困难,留意待产期间的言行举止有何不妥,留意身体疼痛的情况。产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办理出院手续,并告知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向产妇发放注意事项的手册,以便产妇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四、小结
        目前在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实际进行中可以发现,主要存在几项安全隐患。第一,相关的护理人员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够,而且缺乏一定的危机意识,深受传统的护理工作观念影响,无法良好地应对突发情况。第二,护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医院规定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了解也不够深刻。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到潜在危险的存在,不重视相关的安全隐患,所以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此因素会导致部分患者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大大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几率。第三,在妇产科进行工作的护理人员没有按照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相应规定条款进行工作,其中主要包括药品管理不当问题,患者在服药之后没有获得应有的功效,或者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病情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很容易造成患者疾病反复、病情加重等情况,从而会发生相应的安全隐患。  
        总之,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的有效分析和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极大地改善了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实行人性化护理是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和不断完善提高表现,它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职业形象,提高医院声誉,尤其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实现护理人员真正的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任云桂.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2018,(25):86-87.  
        [2] 陈姣.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J].饮食保健,2018,(35):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