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慢性肾炎该如何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胡小兰
[导读] 慢性肾炎在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高血压、血尿、水肿、蛋白尿以及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
        胡小兰
        珙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500
        慢性肾炎在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高血压、血尿、水肿、蛋白尿以及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以病程较长为主,在病情发生之前患者大多存在漫长的无症状尿异常,呈现为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会造成慢性肾衰竭。因疾病病理类型、病期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疾病表现为多样性,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确切效果。

        慢性肾炎在病情发展期间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较为严重,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那么发生肾炎以后需要如何采取治疗措施呢?临床建议慢性肾炎以防止结合为主,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加强修养的重视程度,因慢性肾炎会反复性发作,为了预防肾炎发作,需要相互配合,使用肾穿刺病理检查,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可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治疗措施汇总如下:
1.西医治疗
1.1一般治疗
        对于无明显水肿、血尿、高血压以及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可以生活自理,但是需要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严禁应用对肾脏具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对于合并高血压、水肿以及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告知其保证卧床休息,进行钠盐摄入量的控制;对于尿中丢失蛋白质的患者可以补充生物效价比较高的动物蛋白,例如鱼类、牛奶、鸡蛋、瘦肉等;存在肾功能减退者需要进行蛋白质适量限制,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口服适量的氨基酸。
1.2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1)对于短期内存在氮质血症或者第一次发生氮质血症的慢性肾炎患者需要告知患者卧床休息,进行活动量的限制。(2)饮食、营养:对于未见高血压以及水肿症状的患者,不需要进行钠盐以及水分摄入量的控制,适当增加水分对于增加尿量具有重要意义。经临床检查,对于呈现为轻度、中度的氮质血症患者来讲不需要进行蛋白质摄入量的控制,需要维持体内正氮平衡的维持,对于白蛋白质量丢失较多的患者需要加以重视。对于大量蛋白质丢失且伴有轻度氮质血症的患者需要适量增加植物蛋白,例如大豆等。(3)血压指标控制:存在肾实质性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提示预后不良,持续性的高血压会导致氮质血症加重,应用一般降压药物对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具有确切效果,但是并不代表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肾小球内的血管阻力。钙通道阻断剂,例如硝苯地平等药物,在降低肾小球内压力以及保护肾功能方面取得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目前在临床上统一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及抑制组织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具有积极意义,还可以改善肾小球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4)抗凝治疗:在慢性肾炎治疗期间联合应用尿激酶2-8万u/d、肝素50-80mg静脉滴注治疗,可以改善肾功能,并不会出现严重出血情况。对于伴有顽固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借助于肾静脉、动脉插管技术注射尿激酶20万U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
1.3 ACEI、ARB类降压药物
        慢性肾炎治疗期间的重要环节主要为控制高血压症状以及减少尿蛋白,阻断血管紧张素。降压药物在慢性肾炎治疗期间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兴奋以后所引起的肾组织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类药物(ACEI)对于血浆中的ACE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浓度,针对血浆外的局部组织肾血管壁ACE活性发挥了理想的抑制作用。除此以外ACEI可以增加患者机体中的肾血流量,对于肾小球滤过率具有增加作用。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临床应用期间针对肾脏局部的RAS系统的最后通路发挥抑制作用,促使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压降低,促使炎性介质以及细胞生长因子受限,进一步减少了尿蛋白量。ACEI、ARB类降压药物不仅具有理想的降压作用,对于减少尿蛋白以及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理想的效果,发挥了肾脏保护作用。
1.4他汀类降脂药物
        慢性肾炎患者常常伴有血脂改变,机体脂质异常会加速病情进展,他汀类药物属于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降脂药物。近年来,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肾炎应用期间具备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在降低血压指标的同时可以减少肾小球损伤,在用药以后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对于系膜外基质沉积产生抑制作用,可减轻肾脏血管损伤,对于肾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再加上他汀类药物应用以后降低了机体循环的血脂总体水平,对于肾脏组织间接产生多方面保护,通过抑制生长因子防止肾脏纤维化,可以减少蛋白尿的排泄,减少了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反应。
1.5内皮素拮抗剂
        内皮素属于多肽的一种,在应用期间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在肾性高血压以及肾脏疾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细胞外基质堆积,会导致肾小球慢性硬化和损伤。肾脏属于合成内皮素的主要场所,增加肾血管阻力的同时可以减少肾血流量,降低了肾小球的滤过率。内皮素可以直接引起系膜细胞收缩,可以分泌前列素类物质,通过强烈收缩肾血管,引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氧自由基类的有害物质,损害肾小球细胞膜性结构、功能。血内皮素升高作为炎症介质,激活炎症细胞,产生了较多的炎症介质以及细胞外基质,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内皮素拮抗剂应用以后可以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减轻了血管内皮继发性损伤,可以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2.饮食干预
        慢性肾炎患者需要进行维生素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C,因长期具有慢性肾炎,患者大多存在贫血症状,进行维生素C的补充可以促进铁吸收,可进食绿色蔬菜、西红柿等食物,还可食用新鲜大枣,黄瓜、西瓜、猕猴桃、天然果汁等食物也可补充维生素C。
        对于食欲比较差的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C制剂,同时还需进行维生素b以及叶酸丰富食物的补充,例如动物内脏、绿叶蔬菜等,对于纠正贫血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在慢性肾炎患者发生高血钾时需要禁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慎重选择水果以及蔬菜,还需禁食刺激性食物以及糖类饮料。
        在慢性肾炎治疗期间需要按照医嘱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切忌私用其他药物,避免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近年来在慢性肾炎治疗期间采取中医药治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因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还缺乏量化指标。因慢性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治疗效果难以立即表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慢性肾炎的理想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