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华
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 321036
摘要:“微课”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教学成果之一,它的使用面还是比较大的,在课程前期的预习阶段,课程的进行阶段,课程结束之后的温习阶段都有着很高的使用率,在高中时期的生物课的教学中,“微课”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很有帮助,老师可以用微课对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讲解,让微课在教学中发挥出它最大的利用价值,下面的文章,就将站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对微课的具体使用办法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希望能帮助到有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
关键词:高中时期;生物课程;微课教学;教学办法;
引言:现在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开始向高技术发展,在教育教学集中味可还是特别突出的。微课能简洁准确的把一些重点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在闲暇的时间进行学习,再有学生可以在线上交流,让生物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一个高效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
1、微课在生物学科中的教学教育优势
1.1微课可以让学生提高本身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微课主要是通过简短的视频方式进行教学的,可以把教学的经过用视频的方式进行保留,旁边学生们反复地观看。微课不是只能在课堂上使用,他还能在课前和课后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和温习的工作。特别是在课后,学生可以反复的观看教学的视频,把自己不理解不懂的部分进行自主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2创造活跃的课堂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使用的是多媒体,通过视频进行,这样能直接的触碰学生的个人感官,比起旧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有吸引力。也正是因为这样,使用微课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可以把一些不方便做的实验通过视频展示出来。
1.3用微课展示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微课主要就是视频展示,视频展示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很好的把一些难理解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视频,让知识变“活”,帮助学生理解。很多时候学生对一些比较笼统的知识理解不是很透彻,这个时候,微课视频就能很好地解决这种弊端,通过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2、“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办法
2.1使用微课,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学习活动
高中的生物学科老师使用微课能避免老套的教学办法带来的束缚,可以拓展更深更宽的知识层面,然后让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跟着视频走进生物世界,认真的观察生物的运动,在视频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技能以及对知识的梳理技能,学生用微课可以减少对老师的依赖,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找出有关生物进化过程的视频讲解,然后参考课本的具体内容把视频精简成短视频,选择出课本中的重点知识,用视频展示细胞代谢的过程,让学生更直接的看出生物进化的经过,从而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发现问题,引发自己的思考,在学习中更主动的参与。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所以,微课教学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有着积极高效的教学帮助能力。
2.2微课教学简化生物知识点,提高学习的效果
生物有很多围观的知识,使学生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用文字展示,学生不能生动的看出,理解也不够透彻。使用微课可以把原本就死板的文字知识注入灵魂,让他活起来,老师的教学是输入模式,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但是学生对于文字知识很难形象的理解,学习的效果一直都比较低。面对这种现状,微课就可以大展身手,用自己本身的特点把生物生动的展示到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把原本笼统的知识可以简单地记住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教学“染色体与遗传”这一课时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常见的遗传案例引入课堂,比如说两个双眼皮的爸爸妈妈生出双眼皮的宝贝,一条白色的小狗生出的小狗是黑色的;等等这些问题,学生会产生好奇,脑海中会有为什么的这种疑问。然后在为学生们播放微课视频,展示遗传的发展过程,通过各种染色体的自由结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视频感知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运动迹象和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对染色体和遗传之间的关系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课的知识点。这样通过视频学生可以明显直接的看出染色体在遗传中的身份地位,让学生简单地记住这部分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提高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微课是现代教育中新兴的教学模式,他突破了之前教学的枯燥和笼统,让学习回到学生的手中,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不断地调整学习的教学安排,课后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分析,及时的做出教学分析,不断地调整探索,让微课在生物教学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海燕.探究微课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62):133-134.
[2]刘晓霞. 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