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龙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重庆 荣昌 40246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才能针对性改进教学方案、内容、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初数学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给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解读整合
引言:在新课改标准中对初中数学改革提出要重视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实用性、创造性,与传统数学教材编写中以计算、理论为主的理念差别较大,因此需要教师对新教材进行全面的解读与整合,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一、改变教学主体
从目录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新课改人教版数学教材与其他出版社的教材相比,删减了很多内容而且知识点的排序也有了变化,更简洁明了且重视数学基础的培养。这是因为新课改标准中要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更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由于社会大量需要学习能力强的综合素质人才,对于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所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改革,便于同学自主学习。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和同学沟通交流,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内容的记忆,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未来发展中与人沟通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1]。
在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垂直于弦的直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分别设置了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环节,首先教师将“直径”“弦”等相关定义告诉学生,提出了“垂径定理的推论为什么要强调不是直径的弦?”这一问题,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进行实验,对“垂径定理”开展探索和证明。同学们带着教师提出的疑问进行实践操作,并与小组成员和教师展开激烈讨论,很多同学都发现了圆中任意两条直径都是相互平分的,但不一定相互垂直,解答了教师留下的问题,并验证了垂径定理,最后教师给学生留了几个应用垂径定理求解的题目,作为课后练习巩固知识。在这节自主学习课堂中同学们都表示对知识理解深刻,课堂内容充实有趣,教学效果极佳。
二、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本身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也在内容设置中加入更多图片和丰富色彩,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教师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为同学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2]。
首先,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尽量以积极、幽默、和谐的态度与同学相处,学生对教师感到亲近才能乐于学习。其次,要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在数学学习中一个数字的误差就会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出错是很常见的情况,却很容易给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为此教师要学会鼓励、激励学生,强化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教师可以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添趣味性,比如让学生动手制作数学模型;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等。兴趣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学习成果就会增加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习良性循环的形成。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的“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将应用题中的题目信息提炼出来,结合初中学生广泛喜爱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游戏角色,将题目信息从“英雄”的口中表达出来,同学们读题时都感到很新鲜、有趣,对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思考。这个简单的改编设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续解决同种类型的题目都能很快找到方法,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结合实际生活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新课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也体现了要突出数学普及性和实践性的理念。数学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也是科学、科技发展的基础学科,它不仅是处理数据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所以教师应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实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运算》课堂中,教师设计了如下题目:同学家要购买空调,有甲、乙两种空调可供选择,甲(2100元,每日耗电1度),乙(节能型2500元,每日耗电0.5度),并且老板说甲空调款式陈旧可以打折,假设空调使用寿命都是10年,每年都用200天,那么折扣多大时购买甲空调划算?在这一题目中,涉及了家电购买和使用费用的综合计算,完全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可以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应用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相比单纯的数字计算,这种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体现在生活当中,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实践能力。
结论: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理念上的转变是更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减少计算和理论知识所占比重,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主动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师要按照课改标准积极完善教学目标、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秀琴.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35):8-9.
[2]甄桂荣.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路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