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香
山东省威海市新苑学校 264200
摘 要:阅读是语文的重点部分,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通顺、完整地读完课文,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制定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案,不断优化创新阅读方法,让小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消化文本内容,学生才能够对语文保持积极的兴趣,养成主动探究思考的习惯,积累更多词汇,知识视野得到拓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是比较基础的,从三年级开始接触大段的语文阅读与基础的写作,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展期,而语文文本阅读的过程比较枯燥,很多小学生一看到长篇的文章就会觉得烦躁,难以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除了依照课本目录开展教学,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保持积极的探索心理,情感得到熏陶,更好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阅读兴趣低下
小学阶段,如果正式学习语文阅读,就意味着学生也要开始花心思和时间学习写作。本身冗长的文本阅读就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老师教学时都是一板一眼的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很容易对语文阅读感到吃力,无法提起兴趣,学生被动接受各种知识点,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文本阅读的内涵,导致阅读教学的效率持续低下。
1.2学生思维不灵活,无法理解判断阅读内涵
语文阅读的内涵丰富,需要比较灵活的思维去学习,学生在接触文本阅读的时候,不仅需要读通顺语句,理解文章表达的逻辑,还要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所以阅读不是单纯的读书认字,而是对思想感情的一种深度剖析。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中,老师只是照搬书本,让学生读书、背书,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如探索发现阅读的内涵,学生根本不知道发掘阅读文本中的精神价值,思维也只能局限于背诵,无法深刻感知和判断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管是答题还是写作都的时候,学生思维不灵活,成绩无法实现有效提升。
1.3 学生阅读范围受到限制,视野无法得到拓展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还在不断发育中,很多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觉得给学生教学基础的课标文章就已经很费时间和精力了,不允许学生去阅读一些与课本无关的书籍,学生能完成课标内容阅读,考试的时候能考到好成绩,就是成功的教学。这样的想法让学生的阅读范围受到限制,学生只能阅读课文知识,视野无法得到拓展,思维逻辑能力无法得到延伸,不会灵活变通,阅读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无法提升的重要原因。因为小学生接触长篇的文本阅读时间较短,所以在阅读的时候,都是老师带着读课文,就跟着读,没有任何思考意识。所以老师在教学是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制定好阅读目标,比如没周末完成一篇文本阅读,学生自己无法理解阅读的内涵的话,老师可以让学生将不理解的语句做好标记,将文字中的一些修辞手法标注好,这样等周一的时候老师进行深度分析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消化文字的中心思想,并且养成阅读标记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都会形成一个目标计划习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知识点也得到巩固,实现高效率的学习。
2.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阅读之所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因为很多文章的作者在创作时会留下伏笔,需要学生去思考、探究上下文的联系,明白文章的首尾呼应作用,带着作者留下的疑问,阅读全文后能找到最终的结果,这样通过文本阅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小学生本来就处于思维天马行空的阶段,脑子里藏着“十万个为什么”,老师在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很多文章的题目就是作者设下的悬念,比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学生一读到题目就会带有疑问,为什么有“精彩极了”,又有“糟糕透了”,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探究。老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的“质疑”思维得到发展和延伸。等学生阅读完全文之后,让学生自由表述题目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文章,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爱,有些家长会肯定,有些家长会否定,但是父母爱子女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爱比较内敛,学生会觉得无法接受。但是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成长过程中,父母或者其他人的肯定与否定,是对自己的激励与鞭策,有人肯定自己的时候,不能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有人否定自己的时候,不能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而是要不断激励自己,反省自身,与古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样的意义,只有处于这样的氛围,我们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人。
3 结语
语文是我国几千年来传承发展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宝藏。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要学会引导学生发掘阅读中蕴含的无限精神宝藏,让学生感悟作者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只有让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生才会融会贯通,将知识点深刻记在心里,不断积累、沉淀,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宏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72.
[2]董维妍.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05.
[3]王金凤.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8(05):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