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支部书记素质,改进工作方法 ——学习毛泽东《党委会工作方法》有感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张桂荣
[导读] 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工作方法》中,用朴实易懂的语言
        张桂荣
        (五邑大学,江门,529020)
        内容摘要: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工作方法》中,用朴实易懂的语言,高度概括12条党建工作方法,其实操性强对高校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很好的启示高校党支部书记如何从党建工作中提升自身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工作方法、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能落到实处的载体。支部一般也是二十余人,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管理整个支部,组织支部开展各项活动。因此,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整个支部的建设,也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落实情况。然而,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在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支部书记多数身兼多职,由“双肩挑”的专任教师,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主要精力更多放在教学、行政方面,对于党建工作倾向于走形式,停留于表面工作。支部书记认识不足,简单将党建工作为事务性工作。还存在支部书记政治敏锐性不强,分析判断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党和国家都面临诸多考验与挑战,对支部书记同样是诸多挑战。 毛泽东同志曾在《党委会工作方法》中,用朴实易懂的语言,高度概括12条党委会开展工作的方法,可分为三个层面来做,其一党委书记与委员成员之间如何协助开展工作?其二,党委会如何组织开展工作?其三,党委会会议如何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号召各级党委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该书,其目的希望各级党委能通过学习能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领导艺术,关键是提高工作能力。因此,笔者,从《党委会工作方法》的三个层面来论述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如何改进方法。
        1.勤于沟通、互通情报,民主集中。
        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书记应该很好的学习和研究,”其书记、副书记要对自己的“一班人”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要善于处理自己和委员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书记与委员之间不能背后议论,把问题放在桌面上讨论决定。其党委委员之间要善于“互通情报”,彼此之间了解的情况要互相通知与交流,其之间良好关系“比什么都重要”。高校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管理者,他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党支部内部的团结与否。支部书记要与党支部支委之间有良好的关系,特别是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多数都有职称的高学历知识分子,在支部建设中,善于与支委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能自己是支部书记就决定一切,支部书记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集中”和“民主”关系。
        2.善于倾听、分清重点,互相配合。
        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不懂和不了解的情况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赞成与反对。

对于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先征求下级意见,善于倾听下级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对于下级反馈的情况或意见,要加以分析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报告和意见。无论正确与否都应该加强耐心倾听。对于情况和问题,毛泽东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同时,对于党委会要“学会‘弹钢琴’”,分清工作的重难点,抓紧中心工作,也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这好比弹钢琴,美妙的音乐是十个指头有节奏的、互相配合而产生。党委会对于工作一定要“抓紧”,抓而不紧或不抓则无法有效完成工作,只有抓紧干才能做得好。因此,作为高校支部书记要分清党支部工作的重难点,不能将工作停留于表面,只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导致党支部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脱离。一个党支部党员约二十余人,如何将全部党员团结起来,积极投入党支部工作中,关键支部书记要善于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能让党员体会党支部工作与他们切身相关,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3.充分调研,开好会议,解决问题。
        毛泽东同志强调,“不去研究怎样把会议开好,就很难把这‘一班人’指挥好”。“有了问题就开会”,开会就是把问题放在台面的的很好方式。对于如何开会,应做好“安民告示”。“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做准备。”同时做到“精兵简政”,“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对简明扼要。会议也不得开的太长”。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强调了会议对于党工作的重要性,但会议不是随便开,开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能提前告知参会人员,避免“兵马已到,粮草未备”,往往就错失开会这样的好方法。因此,作为高校党支部书记在工作开中,要深入群众,多调研、多听取意见,多反思如何开好党支部的会议。特别是“三会一课”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党支部书记应主动研究学习,将每一次的会议作为支部学习研讨的重要途径,促进支部党员在会议中成长,成为支部内部凝聚的重要方式。如果支部书记不学习,不准备,未能充分利用每次会议的机会,纯粹为了开会而开会,往往这样的会议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党员内心抵触会议,降低党员对党支部的信任与认可。
        总之正如,毛泽东在《党委会工作方法》中提到:“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要把这个班带好,的确不容易。”[2] 党支部书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本职工作落到实处,能克服支部建设中的工作困难,能积极解决支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困难,真抓实干,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迎难而上,面对失误与挫折时,能勇于担当。在这些层层的磨练中,提高支部书记的各项本领,才真正发挥“班长”作用,带好支部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2]付冬娟.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构成、素质要求和提升的对比分析
[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
[3]宗辉.加强高校党委班子建设的若干思考———读毛泽东《党委会工作方法》有感[J].老区建设,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