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王妍萍
楚雄州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 675500
摘要:班级管理对于学生开展学习与成长而言意义重大。而高中班级面临的是一群即将成年的高中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特的特征,加上学校处在贫困地区的缘故,注定这一类高中班级管理教育工作显得更加重要。高中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管理、道德教育、班级日常开展等内容,要想更好地推动贫困地区高中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从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科学教育管理。文章分析了贫困地区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高中班级;教育管理
引言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发达城市的教育面貌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秉着教育公平、立德树人等教育方针,作为贫困地区的高中教师,必须更好地理解该特殊情况下学生的身心特征,同时展开针对性管理与教育。对于广大贫困地区的高中生而言,能上高中往往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加珍惜教育机会,科学开展班级常规管理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赢得高考、改变命运铺平道路。
一、贫困地区高中班级常规管理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为了升学率,忽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贫困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在中考分流后能有机会上高中的学生相比发达地区而言人数较少,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都是一个家庭的瞩目和希望。对于贫困地区的高中教师而言,高考升学率几乎成为唯一衡量学校和教师的指标。师生面对严重的升学压力,题海战术和灌输式教学成为广大贫困地区高中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为了升学率,不得不让学生成为“小镇做题工具”,这就导致教师在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往往只在乎学生成绩和学习情况,忽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班级常规管理缺乏自主性与民主性
贫困地区的高中生活大多比较单调,基本与学习、考试密不可分,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贫困地区的高中为了在教学资源匮乏的基础上,跻身高考竞争的桥梁,不得不将师生的全部精力放在教学上。高中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高中教师为了用高压教学管理方式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在班级管理中几乎无民主而言,教师一言堂行为严重。这就导致即便贫困地区的高中生能够在教师的高压政策下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效,但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几乎处于空白。同时,这种高压管理政策也导致不少高中生的逆反情绪严重,从某个角度来看也不利于班级管理教育的开展。
(三)教师忽略道德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道德教育与教学管理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许多贫困地区的高中教师,一位只抓教学,只顾高考,本身就忽略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甚至,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自身没有以身作则,没有起到树立良好道德理念与行为的带头作用。例如,不少贫困地区的高中教师有意无意地更偏向于对优生的重视和赞扬,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这些行为和教育理念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针对贫困地区高中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优化提出的相关策略
(一)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坚持因材施教
尽管对于贫困地区的高中生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高中教师也要在班级管理与教育工作中讲求科学性。高中生与初中、小学生的身心特征有很大差异,教师只有尊重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信服教师,而不是口服心不服。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禁止采取高压管控的方式去管理学生,要经常与学生开展交流沟通,鼓励学生打开心扉。其次,高中生个体之间差异明显,教师应该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管理与教育,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要开展家校合作,一是要避免学生接受不科学、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心理负担,二是能通过家校合作,更好地了解学生。
(二)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一是要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不能由教师直接指定,而是由学生民主选举。二是班规是开展班级管理的直接凭据,过去的班规等都由班主任一人指定,教师可以尝试让班干部带领学生投票讨论,学生自行制定班规,教师只在其中充当调整、引导的作用。三是建立小组制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树立榜样意识,开展自主管理。
(三)教师要重视道德教育
此外,教师在注重教学管理的同时,要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意义重大,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拓展视野,自强不息。而不是让学生光会做题考试,却忽略对他们道德素养的培养。
结语
贫困地区的高中班级常规教育管理具有极大的特殊性,一是高中生处在特殊的成长阶段,二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也呈现独特的特征。作为贫困地区的高中教师,在抓高考、抓学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在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尊重理解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苑勇.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73-174.
[2]徐创瑜.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