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实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杨学梅
[导读]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以主题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活动
       杨学梅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中心小学校    646015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以主题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采用主题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随后对基于主题实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阅读与参考。
        关键词:主题实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较强,而实践操作也贯穿于整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操作模仿,则会使信息技术教学过于表面化,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以某一主题为基础,进行实践性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更为全面地掌握与应用。
        一、采用主题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指导教师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主题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对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转变,吸纳更为先进、高效且实用的教学观念,并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同时,也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价值进行发挥,进而使其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得到调动,这样更有助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1]。
        (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调动
        对主题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的主题目标更加鲜明,教学过程更为清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还能够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其学习兴趣进行调动;同时,可以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三)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补充
        在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较为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它却不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学习,而部分学生无法体会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能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效梳理,这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运用造成了影响。而基于主题实践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则可以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梳理好相关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二、基于主题实践模式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分析
        (一)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教学主题。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模块,并对其中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进行罗列,使相关教学内容之间的连接得到梳理。例如,新川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我是小小排版员》、《文档的高级排版》就属于同一模块;而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与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进行探讨,并对教学主题进行确定,以便之后的教学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其次,需要明确展现方式。在对教学主题进行确定的同时,教师与学生应对实践成果的展示形式进行确定;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课采用Powerpoint、Word文档、Excel等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基础软件进行成果演示。同时,教师要对主体实践教学进行整体性的把握,不但要尽可能使各个软件都能够得到实践演示,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展示的机会。
        (二)主题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
        1.构建良好的主题实践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周边的教学环境具有较强的直观认知。因此,良好的主题实践情境可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并能够使学生的实践学习动力得到激发。由于信息技术教学自身所具有的媒体特征,可以将教学主题与实际生活、自然现象进行联系,并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主题实践教学的深入认识[2]。例如,在对《给图形添上影子》进行学习时,在明确教学主题为“图形的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后,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之后的学习。
        2.进行分组式的合作学习
        在进行主题实践教学时,为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各小组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以便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自主学习。而教师则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主题,使各小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学习与探索,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帮助与交流,以便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对《制作统计表》进行学习时,在确定数据统计的主题后,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制作统计表格;而这一过程需要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承担组织、指导的任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操作指导,以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实践的小学信息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更加明确的教学主题与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可以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也使学生了解如何去收集有效的信息,进而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更为充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良保.试析基于主题实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3):P.130-130.
[2]齐赟.让主题式教学走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尝试[J].探索科学,2018,000(005):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