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层级阅读促理解能力提升--小学高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沈静静
[导读] 在目前我国新课标的主要要求下
        沈静静
        安徽蚌埠高新实验学校    233000
         
        摘要:在目前我国新课标的主要要求下,现在的小学到高年级的语文课程现在都要求提高小到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可以说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好还是不好,关系到他们以后语文考试平时成绩和理解的高低。注重培养中小学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掌握阅读的能力和沟通方式,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写作水平,成为重要的关键点之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
        引言: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是阅读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核心基础。古诗词中具有丰富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作诗词者想象力丰富多彩,语言文字简练,语句表达含蓄。倘若没有一定的理解感悟基础阅读能力,就会很难理解并看透其诗词中的,美妙的意境和多重意象背后的真正意义,更难准确把握其所包含的语言风格和内在含义。目前多数中小学在学习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教学课程中,对学生在自主阅读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缺乏培养,其主要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深入,导致中小学中“重教课式机械记忆,轻自我理解细品味”的教学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对诗词和文言文阅读的理解感悟和自我对文章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在诗风、诗情、诗意、诗艺、意境、意象的理解感悟能力上缺乏有效的策略去引导,致使教师在教学生古诗词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时的教学目标不能从多角度方面的收获所期待的效果。
        一、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层级阅读的含义
        对高年级小学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的培养目标就是学会如何阅读、准确把握诗的大体意义、想象诗歌中情景画面、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在诗歌的阅读中受到优秀的作品的激励和激励,并树立一个有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梦想。为准确落实语文阅读课程的标准要求和能够更加快速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古诗词能力。为达成此目的,教育人员就须得构建一个全面的阅读框架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古诗词能力,并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好自己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会说清楚阅读理解的步骤、诗歌的内容。按照古诗词的诗歌韵味特点、古诗词基本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小学年纪较高的学生的认知,
        二、小学古诗阅读的基本做法
        (一)初读入境
        阅读是概要性览过全文,是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感知和一个宏观把握。此环节突出的是一个复述性培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初步把握好作品的形式、主要内容、特征、韵律节奏及情感基调等[1]。


        (1)抓住题目,把握内容、题材、情感
        标题是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高度概括,有某种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客观上可引导学生从标题了解、把握整个诗的基本内容,比如《示儿》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首诗是写给诗人后代的(儿子),同时诗歌标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辨别诗歌的题类别。这里就不一一比较了。
        (2)准确阅读理解,感知诗歌大意、韵律
        要懂得诗歌,首先就要学会通读诗歌,咬准每个字的发音、理解每局诗的的大意、把握好诗句的停顿。然后是熟读诗歌,自己体会诗歌的情感。弄懂每个字词句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把握好诗的大体意思和内容。最后是再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中的独特诗境和诗歌情感。
(二)品读涵泳
        阅读方式是对诗歌进行整体上感知的推敲,关键在于在抓住关键字、句、词、深入探究、准确理解、仔细研读[3]。这一环节在于培养解释性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对诗意、诗境和诗情初步有准确的把握。
        (1)抓住关键词句,把握准确诗意
        在古诗词中重点的字、词、句,往往是诗人凝练表达诗词内容、集中倾诉思想感情之处。所以,对重点词句进行仔细推敲和揣摩是理解整个诗词的切入性入口、突破性出口。如学习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抓住风雷就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变革的疾风迅雷,万马齐喑又暗喻了社会政局的死气沉沉。就这俩点就足以知晓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叹息。
        (2)抓住诗词意境,感受诗人诗情
“意”是主观的情感,“象”是客观的物象,“意象”就是有机融合。要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意象,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及其情操、品格、抱负、理想等。
        结束语
        纵观教师对诗歌阅读理解的教学,由于现实的知识面较广、教育的方面性较大、又过分的注重平时的考试得分,大部分的教师多过于注重教学生如何在卷面上的高分的技巧,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如果想真正有效加强中小学生的教育,要自己构建语文学习的新教学方式,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上课当中不断从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让小到高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中不停地吸取前辈们的观点?理解?加创造的经验,然后获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感悟。以提高学生们的理解阅读方式以及写作才能。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是通过不累积的阅读实践能力而逐渐发展形成的,遵守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正确学习规律,按照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层次等级实施对应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的有效可行性方法。
参考文献
[1]庄旻洁.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C]//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2020.
[2]任仪君.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层级特点及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2019,000(010):7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