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羽
西安市曲江第三中学 710000
摘要:题板法指的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况,老师针对教学情境进行巧妙设计,按照学生的额认知规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题板为主要器械,对于教学环节进行科学构思,结合布置作业、输入信息、加工信息以及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题板法;初中;地理
一、运用题板法
1.树立新型教学观念
教师除了能够给予学生知识以外,同时还需要肩负培养学生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责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当于共同运用知识的合作者。对于老师来说,要想做好教学工作,首先需要对教材的意图进行详细探析,针对教学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要求,同时也要搞清楚活动障碍点、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同时老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学板块,引导学生攻破重难点知识,使施教有效到位。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时,老师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明朗的培养体系。
2.准确驾驭教学事件
对于老师来说,应该以吸引注意、告知学习目标、激发回忆、叙述材料、引发期待行为、提供反馈、评估行为7个教学事件为链接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利用题板帮助学生在课前阶段整理思维,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攻坚可挂靠要点的钩子,课后阶段期待获得哪些行为成果,确保教学工作的完整性。
二、运用题板法教学的作用
1.明确目标、清晰结构
应用题板法可以使得课堂教学目标变得更为明朗,能够将知识结构进行清晰排列,同时也能保证知识、能力以及活动训练等多个环节能够得到有序开展。对于题板法来说,它注重解决教学方面的难题,主张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将高难度的问题变得容易化,将与学生有距离感的问题变得贴近实际化,同时也能够将一整个问题化为零散的知识点,最后再将其由零归整,这样一来原本相对独立的信息就能够有效衔接在一个完整的系统内。例如在讲解中图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的“珠江三角洲”知识层次结构时,可以按照下图的结构进行知识点绘制,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对本次学习的重点有所了解,同时还能有的放矢地投入整合信息的学习实践。
.png)
2.构建知识、开发思维
对于教学者来说,题板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于学习者来说,题板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对于构建系统性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能力。著名学者加涅曾经说过,学生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分别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以及态度。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技能都可以借助题板得到有效的提升。题板的作用不仅局限于这些作用,它还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补充,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利于他们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在轻松的玩乐中学习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经验,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对地理学习始终保持较为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回答问题出色的学生站到讲台上分享经验与成果,这样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例如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上台展示“降水形成过程”。利用这种方式也能够使得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题板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尽快全身心投入学习情境之中,这样对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3.呈现过程、揭示规律
题板的应用可以使得知识框架的构建变得更为巧妙,能够利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呈现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生动地揭示地理事物变化规律,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为逼真,这样教学的视野也可以因此得以扩展。题板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对于师生课堂互动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为活跃。
举个例子,在学习黄河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现在题板上描绘出黄河的水系轮廓,伴随着老师讲课内容的逐步深化,学生对于题板上的轮廓进行详细填充,补充完善黄河生态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等相关信息,最后学习下来,学生就能够对这部分内容的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掌握。例如老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地球与地图”知识树时,同样可以将知识巧妙地嫁接到树形的信息体系中,这对于施教空间的丰富也有重要意义。
总结
题板能够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便利,帮助老师更好地演示地理知识的动态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时能身临其境。借助题板,老师可以为课本上死板的知识点注入新的生机,赋予这些知识独特的灵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知识的发源地有效联系在一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青[1].新地理课程改革中指导学生用好《地理填充图册》[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5):P.129-129.
[2]刘宏愿.谈中职地理教材的整合与有效教学的实施[J].魅力中国,2015,(1):277.
[3]黄晓东.谈中职地理教材的整合与有效教学的实施[J].成功(教育版),2009,(8):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