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全
邯郸市荀子中学(河北 邯郸)056001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通过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将理论转为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内化化学知识,也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与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作为高中教学中重要学科组成部分,新课改中不断强调,不仅要培养高中生化学理论知识,也要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取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方式不在依赖于教师的演讲,更多在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高中化学知识细化,加强学生化学感知,提高学生知识理解,推动其化学核心素养加快形成。本文主要阐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化学教学任务,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对教师给予的任务采取多角度分析,通过讨论的方式将问题议透,不仅提高学生化学理解,也是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措施。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关认知,小组需要对人物进行合作研所,在初期不知道操作的情况下,教师要耐心讲解,将操作步骤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引导小组在实践中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在“物质的量”一课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有一定了解,并可以精准计算出习题,如:“19.6gH2SO4的物质量,0.25molCaCO3 的质量,通过计算对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进行归纳总结,接着写出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进而教师引入多种类型习题,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议论,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认知理解,也是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摩尔质量定义,加强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化学理解,也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讨论中提高实践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给予的任务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平台,在展示中引导小组质疑探究化学问题,得出正确方案,加强学生巩固化学难点。
此外,在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也要根据小组的解题情境,给予相关的建议,并采取评价策略,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例如:在“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这一章节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后,某小组提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的结论,并举例论证,此课主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竞赛,每个小组对待问题的见解偶存在不同,教师应积极根据学生的反馈,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构建。此外,教师也要加强评价以及布置课堂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针对小组探究的过程进行综合点评。
二、构建情境教学,推出化学教学任务
高中化学教学中,其教学知识构建较为复杂,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有机整合,由浅入深引导,明确化学教学要点任务,利用多元化因素构建情境教学,加强学生化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应根据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操作,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中的热烈”这一模块时,教材中根据吸热与放热现象存在的差异,进而实施分类,整个化学过程是随时发生变化,根据本质现象觉得,最终由原有化学键的断裂吸热和放热印证相关理论。此外,教师在推出任务驱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任务,也要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不断观察,做好基础知识的累计。
首先,为了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化学课程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对镁条与盐酸、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进行小组实验,并在开展实验操作前提出引导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触碰烧杯外壁,并随机观察温度计数值,基于新出放热与吸热的基本定义,注重从细节问题抓起,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思考问题。此外,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导,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构建情境教学,以学生自主发表观点为基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知识。其次,在构建情境教学后,要提出及时、准确的任务,帮助学生内化化学概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原因,对化学材料的认知水平较低,概念理解也过于模糊,因此,在基于情境教学基础上,教师应提前设计好教学任务,通过任务探究的反思,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课程内容,推动其思维拓展,加快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较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其应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学教师不仅要提前设计课程任务,也要基于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加大问题思考研究,提高学生化学教学有效性,推动其核心素养加快形成。
参考文献:
[1] 胡余燕 .任务驱动,让高中化学更精彩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08).
[2] 杨慧.任务驱动下高中化学课堂效率优化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