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刘亮 林培兰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小学数学教师
        刘亮 林培兰
        江西省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中心学校33724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那么数学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笔者试从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宽松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三个方面谈谈具体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创建高效教学课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达到的目的之一。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在制作教案时,既要关注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然而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分在乎学生的考试成绩,讲课紧紧围绕考试重点进行,不注意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影响了高效课堂的开展。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谈谈促进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宽松教学环境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活动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考虑学生个性化差异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却是,学生接受的多是填鸭式教育,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很遥远,教师一味地灌输式教学,学生擅长记忆和解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入环节设计的好,能够充分吸引学生到课本学习中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使课堂导入新颖别致。
        例如,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例,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老师今天带了些糖果,请同学们猜一猜,我手里边一共有多少颗。”有的学生说6颗,有的学生说9颗,还有的学生说15颗......教师接着问道:“到底有几颗呢?怎么办?”学生说可以数数。教师把糖果交给前排的一个学生让学生一颗一颗地数......教师接着问道:“有什么好办法使人一眼就看出来共有多少颗糖果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来看看到底有什么好的方法确认老师手里共多少颗糖果。”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扩展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才能朝着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前进。

例如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继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这节课时,在巩固练习环节,根据学情,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列式计算:1.已知现在图书馆内有256人,中午有43人离开图书馆,下午又有112人进来,那么现在图书馆内共有多少人在借阅图书?2.某施工队6天共修铁路360千米,照这个速度计算,15天共能修多长铁路?3.学校组织师生去秋游,已知共有240名师生报名参加,其中200名师生乘坐大巴车,剩余的人乘坐8辆面包车,请问每辆面包车乘坐几人?让学生在讨论计算这些问题时,进一步加深对混合运算法则的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结构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策略技巧才能完成。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深奥艰涩,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实际生活,创设生活情景,把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学生对教师讲课内容充满好奇和疑问,那么学生对接下来的讲课内容就比较感兴趣了。
        例如,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为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生活中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吗?”“去过。”“你们留意过摆在架子上的商品的价格吗?那么你们知道怎么计算价格吗?”听到这里,大部分学生摇了摇头。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小数的相关知识,认识下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模拟“小明去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计算下小明这次购物要花费多少钱。已知1.苹果的价格是6.5元/斤,小明买了1.5斤;2.一条毛巾的价格是16.5元;3.云南白药牙膏的价格是22.5元/支,小明买了2支;4.舒肤佳香皂的价格是6.5元/块,小明买了2块。请各位同学帮小明计算下这次购物他一共需要支付多少元?这样不仅让学生增长了生活见识,还提高了学生生活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教师需要从课堂导入开始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其次,合作能力是现代人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小学数学课本安排了很多适合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教师要创造条件,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丽娟.有效使用生活素材以创设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70.
        [2]张林元.寓教于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