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愉悦课堂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郑学凤
[导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郑学凤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中心小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愉悦的语文课堂气氛能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就必须想办法让课堂气氛愉悦起来。愉悦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教师的微笑有着无情的魅力,教师的微笑能调节课堂情绪,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力,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思考,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生朗读《走月亮》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

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物演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模型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愉悦地进入新课学习。例如,我在教叶圣陶老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的时候,让学生从家里拿来实物爬山虎,小组内仔细观察,学生带着好奇心认真观察、研究、讨论,结合课文内容,兴致勃勃地学习了一节课,愉悦的气氛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音乐相伴,真情齐飞。
        教师借助于相关的诗歌或者歌曲教学,往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激情,从而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我在教《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文时,我提前从电脑中下载这首诗的歌曲,教学时先把这首歌给孩子们播放一下,顿时孩子们情绪高涨,带着愉悦的心情在唱中学,在学中唱,不知不觉中,背熟了课文,心旷神怡中领悟了诗的意境,收到了完美的效果。
        六、 游戏竞赛中,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课堂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学生完美的智力发展。课堂游戏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出发,通过各种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游戏来组织教学,使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例如我在上活动课猜成语的时候,我先把成语写在黑板上,让几个同学上台表演,别的同学猜,每组五分钟时间,看看哪组猜得多哪组获胜,狗急跳墙、鹤立鸡群、鸡犬升天、为虎作伥等成语被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不知不觉中,铃声响了,一节活动课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授课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做笔记的单一的、枯燥的上课方式,综合了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因素,可以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在课的伊始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拉近不同知识经验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的视野更丰富。教师将课文中的情境在课堂中再现,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使书本上的知识更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譬如在教鲁迅的《雪》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图片,了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有何不同,接着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言,气氛热烈。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要想尽办法去愉悦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