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江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学教育中,学生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外界的广泛关注。引体向上能够有效提升人体的力量素质,同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锻炼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基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引体向上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养,本文主要对核心力量训练对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影响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力量;初中生;引体向上
从每年公布的学生健康状况情况来看,当前的学生体质相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提升,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学校、家庭层面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核心力量在当前的竞技体育的训练中被广泛应用,针对于初中的引体向上练习而言,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式能够促使学生训练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核心力量关注深层小肌肉群的训练,与传统训练方式不同,其在练习中强调了两端同时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引体向上中采用核心力量能够有效提升运动成绩,防止在动作中出现损伤。反观现阶段初中引体向上训练,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训练方式较为枯燥呆板,长此以往的反复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感。其次引体向上运功对学生的力量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体重过于大的学生来说,若没有科学的指导和恢复训练,则很容易产生肌肉损伤,降低训练效果下降。因此针对当前引体向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核心力量训练在引体向上中的渗透进行研究分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养提供基础支撑。
一、巧用辅助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氛围
核心力量已被广泛运用于各大体育项目训练中,针对初中引体向上的训练,教师应该强化核心力量训练方式的使用,通过多种有效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训练成绩。在训练中体育器材是锻炼的基础,摆脱传统单一的练习模式,为了达到更加有效的训练效果,教师可以专门配置一些有效的训练器材。针对核心训练的器材有多种,如瑜伽垫、弹力带、平衡板等等。这些不固定的器械的使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核心部位深层肌肉的运动,从而帮助学生改善肩部、腰部,以达到健康身体形态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核心力量训练的器材,来完成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
如采用弹力带来辅助引体向上的教学训练。弹力带练习方式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采用弹力带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向上牵引的动作。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将弹力带一端放到学生的腰部位置,而另一端则可以固定到横杆上。在弹力带的弹力作用下,学生能够高效完成牵拉的动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组与组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练习模式,帮助者为练习者进行托举。针对力量较小的男生,在弹力带以及同学之间的帮助下能很容易完成相应的动作。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力量与身高之间的差距适当地调整弹力带的长度。采用弹力带辅助教学的训练模式易操作,学生也易于接受。弹力带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身体姿势,让周边的肌肉变得更加放松。教学初期使用弹力带应该降低教学难度,通过改变条件让学生离横杆更近一些,便于手臂的发力。进而在后期训练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弹力带的长度,让学生在更加靠近地面的位置来获得更大的手臂力量。因此在实际训练中,教师应该有效运用弹力带等器材的辅助功能,让当前教学更加满足核心力量训练的条件。
二、核心力量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教学方式的运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是教学带着学生开展健身活动,让学生明白如何健身。而在当前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必须要加入力量的训练。传统的力量训练主要集中在杠铃、哑铃等。而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颖的练习方式,其锻炼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了人体核心区肌肉。为了让更多学生掌握核心力量的训练,教师要学会转变训练方式,采用多种练习交替的方式,让学生保持训练的新鲜感。
在引体向上中运用核心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如高位下拉、坐位下拉、拾放轻物、改良版的俯卧撑等多种训练方式交替的组合[1]。在高位下拉训练中可以采用弹力带等辅助工具,在保证高度可以自由调节的同时,让学生在直臂与曲臂向下后上升,以此达到锻炼曲肘、肩后力量的形成。在作为下拉的训练中,学生要面对着横杆保持坐立的状态,在下拉弹力带过程中针对上肢力量进行训练。在拾放轻物的训练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上肢肌力和肌肉的耐力。在改良版的俯卧撑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在地面画上一个A字,在传统俯卧撑姿势基础上,让学生用力将身体往上推动以保持“A”字型的姿势。这种改良版的俯卧撑能够帮助学生改善上肢力量与肩带的力量。同时为了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实际训练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项目,比如“两人推小车”式的同伴协助式练习,在利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不稳定的条件下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在反复的训练中增加核心运动能力及稳定性。
核心力量训练在初中引体向上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新颖的训练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改善学生肌肉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速度与力量。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意识到核心力量训练队引体向上成绩的影响,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在体育器材的辅助教学下促使核心力量训练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曾令斌.学生引体向上训练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