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陈娜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我国各地区始终强调学生能力与水平的全面培养和提升。
        陈娜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  广东省  广州市  51054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我国各地区始终强调学生能力与水平的全面培养和提升。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之中,探索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调动起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应用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化教学
        
        引言: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和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进一步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游戏运用时还流于表面,并没有掌握游戏化教学的精髓所在。所以本文的研究,希望能给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主要指将游戏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但是另一方面游戏化教学更加强调了将游戏的精神内涵延伸到课堂教学之中。如,课堂中大多会存在的积分制、排行榜等形式,都属于游戏化教学的代表。所以,本文中所强调的游戏化教学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材或具体的学情,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进行融合在课堂中,创设特定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游戏运用和游戏化教学主要指教师将语文的相关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融合进特定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活动之中,让小学生们能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存在误区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整个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了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但是很多教师在具体教学开展中,并没有真正把握好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很多教师都是直接摘抄参考书上的目标和内容,并没有真正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设计内容。另外很多教师参考书上的内容都过于形式化和平面化,并没有将游戏化教学的精神和内涵表达出来,这也给很多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开展造成影响。
(二)教学目标出现偏离
        很多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都会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但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仍然会出现偏差的情况。因为有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仅仅起到了课堂氛围调节的作用,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所以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真正与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充分融合,导致了整个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最多只保证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而已。
(三)游戏环节不灵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大多存在着环节设计不灵活的现象。如很多教师都肯定了游戏化教学的积极意义,所以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安排了较多游戏化教学的内容,这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之中,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很多教师的游戏都相对单一,如开火车、顺口溜、你问我答、抢答闯关等形式,这种缺乏创新的游戏环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逐渐对游戏缺乏兴趣,影响整个游戏化教学和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


(四)教学评价缺乏标准
        在小学低年级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着墨很多,但是在教学评价中并没有过多的进行思考和设计,大多数教师都是运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和游戏效果进行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难免空泛,并没有从学生开展游戏的实际情况出发,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策略
(一)教学设计遵从学生年龄发展特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游戏融入设计之中,准确把握低年级学生的主要认知特点和心理变化因素。因为低年级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始终在发展,学生大多为形象记忆的形式,他们对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记忆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强调更多的画面与色彩,并配合音乐、视频、短片等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我是小学生》课程中,可以在教学设计环节融入游戏的运用,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听读《上学歌》,带领学生参观小学,在参观中引导学生参加“校园里有什么”游戏,强化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另如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部位的图画,以图构建识字教学的情境,并将游戏和图画贯穿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始终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案设计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时,要从游戏化教学的角度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安排,可以将现有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将教学目标分层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教学目标在于学生认读40个绳子,并能够书写17个汉字和10个笔画,所以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分解至各课时之中,在第五课《对韵歌》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会“风、云、花、鸟”等七个生字,所以教师可以从“云、风、雨、鸟、虫”的教学入手,采用象形字的形式进行“看图识字”,让学生参与到游戏环节中,进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三)游戏环节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教师在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时,要始终从教材内容出发,科学设计和规划游戏教学环节。教师要在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围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充分展现出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要求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成为“妹妹”并深入感受“马”的出色之处,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体会“妹妹”的态度变化的原因,并感受妹妹的语言和动作,强化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中情感的把握。另如,在《我爱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安排竞赛类的课堂游戏,如“过生字河”、“爬句子山”、“进戏剧院”等等,通过简单的问答游戏,突出低年级语文的游戏性。
(四)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时,要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评价目标和内容,让教学评价推动教学过程的开展。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谁是顺风耳”的游戏,根据课文录音分析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出现了,在教学评价中不能用“你真棒”对学生进行一概评价,可以从多维度、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的效果更具实效性。
总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对事物始终保持着好奇心,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强化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探讨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孙菊霞.养习惯、激兴趣、习方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关注点[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616-620.
[2]彭凯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