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国显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堤村乡薄庄小学 055250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语文教育是重中之重。作文是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清晰的思路、优美的语言,还是抒情的表达,无不考查学生的语文功底,因此个性化写作才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由于我国受传统教育影响,小学作文写作缺乏个性化特点,“生搬硬套”为主要模式。基于这一现状,文章主要探讨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写作不仅是学生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检验,同时也是学生阶段性阅读内容、学习情况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写作教学既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学生写作兴趣薄弱及写作效率低下现象也尤为普遍,严重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予以重视。本文即围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2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主观精神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写作时学生们很难投入到情境中,缺乏主观精神,更有直接将优美的文章背诵下来,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照搬照用的情况,致使大家的作文千篇一律。还有很多教师按照考试作文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作文中规中矩,少了很多主观的感情色彩。
2.2 学生兴趣较低,作文存在过度借鉴的现象
兴趣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性问题,许多学生没有办法下笔通常是因为兴趣比较低。在教师的阅卷过程中,许多学生喜欢套用写作模板,也就是所谓的万能模板,开头、结尾以及结构都显示出惊人的相似,这样容易衍生出一种机械式文章,看不到学生的写作热情以及写作中心,难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不少同学都喜欢用相同的模板,导致千篇一律的现象,这样会失去写作的魅力,学生也会越写越觉得无趣,从而丧失对写作的兴趣。
2.3 教师教学形式单一
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均存在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等问题。教师设置写作任务时,并未对写作任务精心设计,而多沿用传统的写作主题,学生写作内容也过于陈旧。教师在学生上交作文后,仅对学生的作文展开修改工作,并未注重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在面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时耐心不足,使得写作能力薄弱的学生受关注不足,导致学生写作热情降低,学生写作水平无法得以大幅度提升。
3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
3.1 帮助学生养成丰富的想象力,拓宽其写作思路
从小学生作文写作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写作模式单一、内容言之无物。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未能得到有效激发,让学生陷入狭窄的写作思路中,每一次作文任务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假话、大话、空话的堆砌。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受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能够供其使用的作文写作素材是有限的。同时,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由此使得其即便内心有想法,也无法准确地表达并书写下来。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培养,以此帮助学生实现作文写作思路的有效拓宽。具体可供语文授课教师采用的方法很多,诸如情境导入法、联想法,等等。
以情境导入法为例,语文授课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应当为学生创设和营造出特定的写作情境,以便让学生的写作灵感在情境的浸染下得以迸发。同时,语文授课教师也可以在作文课堂上结合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带领班级学生进行续写和仿写练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提高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跳出固定思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作文课上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语言游戏,诸如成语接龙、猜字谜等,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的思路变得宽广,并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快乐。
3.2 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应定期带领学生至书店或图书馆展开阅读活动,开拓学生眼界,积累大量写作素材。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让学生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优美词句加以积累,不断丰富自身写作素材储备,避免学生在写作时遭遇无素材可写的情况,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以“将心比心”教学内容为例,作者在文中表达出对于生活的感悟,可引导学生主动认知并享受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美好,增强学生生活感悟能力及观察能力。此外,教师针对此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平静、注视等词语,可让学生分析并体会,对于此类描述文中母亲神态的词,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此类词语合理应用至作文写作中,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储备。
3.3 优化写作训练,开动灵感思维
写作训练的方式应该是多种类型的,为了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减轻写作的难度,除了传统的仿写、改写、续写等训练形式,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口头表达训练注重的是养成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首先要勇敢地把想要表达的话说出来,经过语言的最初加工,然后再落实到纸面上。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奉行“由简入难”的原则,学生通过先口语表达再书面书写就可以减少畏惧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收获更多知识与思路,开动灵感思维。
3.4 建立个性化评价机制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付出一定精力学习后,都想了解自己最近的表现,希望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认可。这种心理需求在小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小学生本来就需要家长、教师的爱护和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对小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客观,不应该偶然或片面,要将足够的认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更注重自己对于学生的印象和了解,但这会造成一种主观臆断,这种评价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具体的,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例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立多方面、多客体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对教学人员的情感体会。多客体的评价方式需要来自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同桌之间互相评价,还可以请其他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让多个客体甚至学生本人来参与评价过程,这样的评价才是客观的、全面的。合格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了解自己,也能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自己,更有自信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才会更有写作灵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内容,写作教学质量将会对语文整体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需注重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仍存在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写作兴趣薄弱等问题,影响教学活动顺利的展开。为此,教师可借助丰富教师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等方式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小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61.
[2] 练凤娟.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方法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0):181.
[3] 李春.谈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才智,2019(29):101.
[4] 陆迪.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探讨[J].华夏教师,2019(28):51-52.
[5] 刘艳.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写作准备方法[J].才智,2019(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