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备课改革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张莉忠
[导读] 本论文从备课改革背景、探索备课改革、如何实施及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备课改革在欣赏教学中的益处,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
        张莉忠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三中学  365050
        摘要:随着备课改革的持续进行,如何在教学中学以致用,真正的将备课改革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教学中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最应该思考并进行实践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从备课改革背景、探索备课改革、如何实施及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备课改革在欣赏教学中的益处,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备课 欣赏课 改革 初中音乐
一、备课改革的背景
        自从课程改革开始至今,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课堂内容均有所改变,但是教师们进行教学设计所使用的备课案模板没有随之改变。特别需要指出是,备课案模板仍未完全指向教学目标,即形成学生们的核心素养[1]。现代课程体系至少需要包含四个部分内容[2]:1.详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以及需要实实在在地塑造学生们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2.标准规范的内容,即对学生们在各自具体的学科范围需要知道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等;3.标准公平的机会,即旨在保障学生们学习质量所需要付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4.基本要求的质量,即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个人的智识技能、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等方面需要实现的基本水准要求。当前,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备课案模板改革势在必行。
二、备课改革初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互动、共同进步[3]。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人格特质加以尊重,重视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学习需求多加考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塑造学生获得和使用知识技能的意识和方法,为学生们创造充分发展的机会[4,5]。然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往往只准备教材而不考虑学生,只准备教学的流程而不思考如何加强学习效果。
        备课改革的具体内容可从以下八个方面开展:目的、解析、导学、预习、过程呢、作业、总结、测验,旨在将每堂课的知识重点分主次进行安排,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应该有主有次[6]。
三、如何通过备课方法创新实现课堂教学改革
        倘若仅仅强调课堂教学却对备课不加以重视,则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将变为无源之水,不会有有效的成果。所以,改革课堂教学需要从备课创新开始。
1.掌握教材
        备课在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授内容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问题方式[7]。教师需要用心体会全新课程标准精神,从而对教材有完整深入的认知,从而为之后的教学计划设计做好铺垫。
2.确定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教学基本原则之一,所有方法都不可脱离启发式教学原则[8]。而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该充分调动教师主导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和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到轻松、愿意去思考、能够听懂并加以消化。
3.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也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安排合适的教学计划,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知识获得、欣赏能力等可能存在的问题。
4反复试讲
        教案偏于书面化,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用的是口语。只有通过反复试讲,将教案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课堂中的口头语言,才能做到不抽象、不晦涩、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5.选备教具
        教具的运用由教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妥善地使用教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能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授效率,又能减轻教学负担,事半功倍。

四、初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备课改革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作用
1.提高音乐素养
        从深层意义上看,音乐鉴赏需要学生首先能够赏析乐曲旋律,然后能够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感受创作者的思想,甚至能够和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9]。
2.丰富情感思想
        在初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首先要选择各种各样的音乐,不同类别的音乐能够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渲染,进而激发学生主动领会更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具体方法
1.音乐知识的讲解,音乐基础的夯实
        教师在备课中选择鉴赏作品时,应该挑选一些学生更能实际欣赏和理解的曲目。比如,在教授“阳关三叠”这一堂鉴赏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交代学生在课前查询一些与曲目相关的资料,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分享,进而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2.提高学生聆听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主动学习
        初中生的个人的经历有限,过于复杂深刻的教学内容学生未必能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挑选一些更贴近实际生活的音乐材料。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并耐心收集学生的反馈。比如,在上《春之声》之前,教师可以先营造有春天感的学习氛围。这既有助于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韵味。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的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间积极表达与分享,进而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与沟通更好地辅助对音乐的鉴赏。
(三)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创造师生间的互动
        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需要鉴赏的曲目[10]。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营造更加和谐平等的气氛,从而让学生可以更自主地鉴赏音乐。比如,在教授《黄河船夫曲》时,教师可以预设若干问题辅助学生思考。比如,看见歌曲名称能让你产生什么联想呢?听完这首歌曲之后你的思想中描绘出什么样的图画?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更多情感沟通,以便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凤荣,孔祥杰.备课案模板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25-26.
[2]陈铁.备课管理需要怎样的改革[J].教书育人,2018(20):15.
[3]韩永新.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2):41-42.
[4]孙凤荣.创新备课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11):32.
[5]宋军. “双主体学导并重式”备课改革初探[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3:114.
[6]孙小桃.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13+69.
[7]刘奇.谈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J].戏剧之家,2020(08):165.
[8]刘雅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18.
[9]何英.实践性音乐教学方式——音乐与生活的结合[J].黄河之声,2020(04):95.
[10]徐鹏.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多种手段的运用[J].戏剧之家,2020(07):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