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喻枭鸿
[导读] 在不断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已经不是初中教学的主要任务,现阶段主要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喻枭鸿
        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校 重庆 涪陵 408000
         
        摘要:在不断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已经不是初中教学的主要任务,现阶段主要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美术可以表达人们的各种情感,在初中阶段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把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和情感教育充分融合到一起,促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本文详细分析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作用
        美术课程能够达到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我国逐渐开始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有效促进素质教学的实现。美术学习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所以,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开展美术教育。美术课程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要融入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
         一、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建立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当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有效激发出来。过去教学氛围过于枯燥和压力,甚至会导致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师生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缺乏认同感。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后,可以建立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推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放松自身的心情,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在运用情感教育时,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加强联系,使两者之间相互信任,帮助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升[1]。
        譬如,在针对《画画你我他》这节内容开展教学时,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听一首《同桌的你》,引导学生去回忆小学同桌的样子,用语言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思考如果用笔画出来怎么画?怎么构思构图才好?不断引导学生对人物五官、脸型、发型特征的注意,特别强调要突出外貌特征的同时,还要找住对人物内在性格的描画。最后,老师可以及时肯定学生想法中存在闪光点,补足观察不足之处,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全面的点评,优化学生自身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消除学生自身的紧张感,建立良好的绘画氛围。
        (二)有利于不断优化老师的教学方法
        在以往教学中,一直运用老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忽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给的图片进行模仿绘画,如果学生画出的作品和老师布置的图片不同,那么老师就会给学生一个低分或者训斥学生,这样导致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被限制,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可以帮助老师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劣势,促使学生逐渐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借助各种工具以及教材等培养学生良好绘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美术绘画习惯[2]。
        举个例子,在针对《卡通故事》开展美术教学时,以往教学中,老师会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模仿绘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自身的绘画兴趣被影响,无法发挥出其自身的创造性。将情感教育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后,老师可以先玩一个游戏看图抢答,将现在流行的动漫作品如花木兰、玩具总动员、爱宠大机密、疯狂动物城、大闹天宫、猫和老鼠等展示,让学生抢答看到的动漫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活泼、好动、调皮、爱讲话等特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动漫创作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学生在发言中既有陈述、也有辩论,再以实例分析动漫形象的创作思路,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形成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既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也实现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相互统一。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水平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就会导致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自身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只有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后,才能够积极探索各种美术知识,使其自身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断提高[3]。
        譬如,在针对《标志设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几个有名的标志,像是奔驰汽车标志、中国国旗、禁烟标志、涪陵九中校标等,当学生观看完各种标志后,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俩明白这个标志中可以包含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形状等内容,以涪陵九中校标为例分析设计创意理念,让学生更能理解标志设计时创意理念怎么想、怎么画,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为学校公共空间设计标志,在学生设计结束后,老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的作品为其他学生展示,并要求学生阐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设计,设计理念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满足学生想要展示自我的想法。
         二、总结语
        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运用情感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积极性的调动正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促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帮助老师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老师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推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培养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静. 论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 中外交流, 2018, (18):260-261.
[2]翁云健.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18, (73):187-187.
[3]王奇彪.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9):234-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