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杰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月川小学 57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教学模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内容精简、时间短、结构情景化、图像音效丰富等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实现小学音乐信息化教学发挥出重要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融合游戏教学,构建趣味课堂、助力歌唱教学;创设动态环境、优化节奏训练;加强学习实效三个方面入手,为发挥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优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微课;运用
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在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微课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微课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突破了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能够将枯燥难懂的音乐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化,通过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有趣的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如何将微课科学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融合游戏教学,构建趣味课堂
小学生性格爱玩好动,对绚丽画面和趣味游戏充满好奇心,他们期待的音乐课堂应该是游戏的乐园,而不是枯燥乏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练习[1]。为了满足小学生这一心理需求,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要将游戏与音乐课进行有效结合和融入,同时,还要借助微课情景化、形象化和可视化作用,为学生制作游戏化音乐微视频[2],便于学生在正确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更好地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进一步提高游戏化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讲解《跳圆舞的小猫》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体会圆舞曲中复杂音乐情绪,教师要将游戏化教学、微课教学等不同教学手段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造生动、有趣、高效的音乐课堂,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兴趣,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突出微课的应用优势,实现课程内容的巧妙导入,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表演小猫咪的动作,如,教师将双手捏成拳头,放在脸颊上,露出可爱的笑容,并向前倾探着身子。然后,让学生猜测自己模仿的动物,此时,学生会被教师搞怪、有趣的动作逗得哄堂大笑,并异口同声地说“小猫咪”。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圆舞曲秀场”微视频,画面中多个小猫咪晃动着圆润的身体做出各种舞蹈表演动作,此时,学生被逗得哈哈大笑,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猫咪动作一起舞动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舞曲欣赏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助力歌唱教学,创设动态环境
歌唱作为一门重要的音响学科,主要为歌唱者更好地表达和传递情感提供服务[3],因此,歌唱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要将微课与歌唱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微课内容精简、教学时间短、资源丰富等优势,为学生创设动态、有趣的音乐学习环境[4],以达到提高歌唱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小动物唱歌》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充分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采用表演小狗、小猫、小鸟等各种小动物动作的方式,实现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小动物载歌载舞的微视频,这种鲜明、有趣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使得学生迫不及待地模仿小动物的舞蹈动作,并学着试唱小动物演唱的歌曲,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避免了教师重复师范小动物歌舞动作,还能防止因教师动作师范不规范而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总之,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借助微视频播放的表演动作,独自观察和感知,并快速理解和掌握通歌唱相关知识和技巧,从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歌唱教学效率和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节奏训练,加强学习实效
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学生学好音乐课的基本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训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5]。但是,音乐节奏感训练整体上比较单调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将微课与音乐节奏感训练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并根据音乐节奏感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制作出生动、有趣的微视频,降低学生训练的压力和难度[6],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讲解《幸福拍手歌》这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富有情感的演唱能力,更好地把握和掌控音乐节奏感,教师在进行音乐节奏感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制作好的微视频,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歌曲中的师范动作,如拍手动作、跺脚动作等,确保学生在动作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聆听和感受微视频中音乐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和整理学生在训练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然后,在利用微视频的基础上,采用专项训练方式,对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一一突破,以提高音乐节奏感训练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微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教学需求,为此,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微课的科学运用,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制作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微视频内容,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有为,张静.浅议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20,(34):133-134.
[2]张婷巍.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5):201.
[3]黄夏影.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9):208-209.
[4]杨延晟.走入课堂,丰富教学——论"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7,(13):274-275.
[5]李薇.浅谈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旬,2018,(2):149-149,151.DOI:10.3969/j.issn.1673-2162(s).2015.02.391.
作者简介:姓名:邢杰 出生年月:1976年8月 性别:男 籍贯:海南省文昌市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邮编:572000 单位: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月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