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森
广西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那隆镇那隆中学
摘 要:在当下积极推动文化课教学的高效化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但是在当下具体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武术体育课教学却面临着诸如教学设施使用不充分、某些学生或家长甚至老师重视文化课轻视体育课等问题,这使得高中武术体育课的教学受到很大的阻碍。本文就基于此来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体育武术;教学方式;高中教学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占据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久坐和不运动带来了身体素质的下降和健康问题。因此,国家大力提倡体育运动从小抓起从学生时代抓起。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展开分析。
1 体育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
1.1 体育武术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我们的身体各项机能都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体力方面都有着良好的状态,根据21天习惯养成法,如果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和技巧培训,体育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作为防护手段。体育武术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对高中生来说,体育武术现在的教学课本比较繁杂,体系也不够系统不够详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误区,不仅感到体累心累,而且也不能够良好的发挥体育武术强身建体的作用,反而让他们感觉越来越枯燥,从而不再想学习。体育武术,对于学生的柔韧性,还有身体灵活度,以及持久的运动能力有很强要求。培养这些能力,需要从基础训练做起,比如每天坚持晨跑,定向运动以及适度的放松活动,还有舒展运动,打开四肢,让身体更加灵活,在一个合适的心率下进行锻炼和发展。
1.2 体育武术的学习实用性
针对现在的高中体育武术教学,学生们常常容易把它当成一项无关紧要的工作,从思想上都没有加以重视起来,针对这个现象,学校领导还有老师以及班干部们要多多宣传,加强学生的思想能力,让他们从心底里认识到体育武术未来发展的好处,并且由衷的想学习它。在现在,这个大数据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所学所用能够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应用生活,不仅仅流于表面,那么体育武术,就要从实用性这方面入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体育武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实用性。体育武术的教学课程比较少,相比于高中繁琐劳累的语数英主科来说,课程也分量比较轻,那么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良好的体育武术能力,对老师们来说,要求也是极为高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让体育武术更好地植入学生的身体思维?在我看来,需要老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用一些新颖和幽默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进行锻炼。
针对现在体育武术的学习情况,每周可能我们只有一节的时间进行体育武术学习,那么老师就从学生的思想中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到他们每天都在进行日复一日的学习,学习对我们未来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慢慢地学生就会从头脑中意识体育武术对我们的重要性,进而更加的喜欢这项运动。
1.3 简要分析当下体育武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
体育武术涵盖面广,涉及范围大,那么如何选择武术种类就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老师们要选择一些比较简单好学又具有良好实用性的体育拳种,在武术打拳,还有团队协作能力方面比较有帮助的武术体式来教导学生。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为高考保驾护行,而且也能让他们在繁琐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训练。研讨会上体育老师对现在高中体育教学情况反映学生对学习体育武术还是有极强的热情和学习心理的。这就要求国家更加重视体育教育,对学生们进行更加有效的引导,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和选拔标准。
2 学习体育,武术的迫切性和引导
2.1 体育武术锻炼心理能力
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为豪的文化瑰宝,增强每一位同学对学习武术的愿望兴趣。让学习武术的文明与力量植根于内心,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武术拍节练习。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体系。可以在学习武术时,加入一些音乐的导向,让学生既享受音乐又能更好的体味武术,提高体育素质情况以及学习心理,持久力,忍耐力等综合分析制定一套详实的学习体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武术教学,在安全性与娱乐性结合的情况下,更好地学习武术,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
3 结束语
武术体育课堂的教学,要把更多的学生自主性提高起来,让他们积极的去学主动的去学。老师要用一定的音乐,打造一定的氛围空间,让学习的环境更加明媚,培养学生终身学体育的心理,让体育武术发展起来,需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希望体育武术这项运动能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张震伟.新课程标准下苏州市高中武术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03).
[2]刘昕.我国学校武术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11).
[3]王英俊.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体育人文现象——以中国特色的武术体育人文精神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8(O4).
[4]黄大生.高中武术教学之我见[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