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杆、严钢春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366100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新课程改革在国内教育事业中的深入落实,促使我国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再次进入创新发展阶段。众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高中生进入大学前最后的准备工作,补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提升高中生的政治悟性,从而培养高中生对时政热点的独到见解。由此可见,在高中教育事业当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举足轻重,对高中生未来的发展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高中思政教师应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时政素养的培养工作中,并有效的巩固高中生的时政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思政政治;时政素养;培养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趋势愈演愈烈,国内对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严格的标准,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高中生必须在思政课堂上注重培养时政素养,具备对时政局面独到的解析能力。现阶段,怎样培养高中生的时政素养,怎样探寻时政素养培养的切入点等等成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中思政教师应当以时政热点作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的时政素养,从而有效落实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简述政治素养的概念及内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因此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思路随之发生改变,不论是理念、内容以及模式哪个方面,时政素养的有效培养是提升高中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与关键所在。政治素质主要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取的对本身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社会政治思想、政治信仰、政治态度以及政治立场的最佳体现,而这种政治素养往往体现在人的心理中以及内在品质中。
从性质上分析,政治素养本身具备一定的内在性与较强的综合性,是高中生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高中生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与思政水准的重要体现。政治素养是高中生个人的政治方向体现,是政治立场体现,同时也是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以及政治技能的综合性体现与内在性的体现。简而言之,政治素养是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高中生时政素养的优劣决定了我国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与充分体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教考衔接,高考要求模糊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因此多数教师与学生对综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高考要求并不了解,致使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出现方向上的错误以及内容上的差异,从而影响自身高考水平的实际发挥。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因此无法确保教学工作与考试机制之间的衔接,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接收到对新高考的诠释,导致高中生本身对新高考的要求较为模糊。
(二)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积极性差
结合当前国内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分析,在目前的高中教学工作中,思想课堂的教学效率相对较低,且学生对思想政治科目并未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的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没有学习兴趣,部分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也并未参与其中,导致对思想政治的重难点知识较为陌生,不易理解与消化。
(三)碍于社会舆论,倾向盲目从众
现阶段,在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教育工作者针对时政热点均是避而不谈,因为在借助时政热点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舆论,所以多数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尽量避免谈论当前的时政热点,但是一味的盲目从众无法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久而久之,教师碍于社会舆论的心理障碍导致盲目从众的倾向沿袭至今。
(四)思维相对浅显,研究浮于表面
结合国内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分析,除了存在高考要求模糊、教学效率低下以及盲目从众倾向等问题之外,还表现出了教学思维相对浅显、对政治教学的研究工作总是应付公事等问题。从实际效用来讲,时政热点的研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新高考要求,并帮助高中生拓展自身对高考要求的认知范围,有助于学生的高考备战。
三、新高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时政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高考要求,做好教考衔接
针对缺乏教考衔接、高考要求模糊等问题,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高中政治教师理应从自身做起,正确认知新时代的高考要求与标准,严格把控学生对高考要求的了解程度,做好思想政治教学与新高考的衔接工作,确保能够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建立自身优势。基于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实际高考基础,加强对思政基本知识的解读能力与思考深度。
(二)创设热点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全新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引导着高中思政教师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但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仍需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想要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创设时政热点教学情境,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对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三)巧借时政热点,培养理性思维
众所周知,时政热点总是与社会背景、时代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时政热点,打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尴尬的处境与局面。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创新遇到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多数高中生缺乏理性思维,因此致使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的教学效率不高,不利于高中生的高考成绩,同样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质量。
(四)热点深度挖掘,提升思维张力
时政热点具备独到的特征,且每个热点之间总是存在轨迹与关联性可循,并非孤立存在。往往时政热点与当前的某种社会现象存在密切联系,由此可见,时政热点的产生与社会背景、时代发展等大小环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时政热点的充分挖掘能够扩展高中生的政治思想范围,并且提升当前高中生的政治思想张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事业逐步进入了综合素质阶段,摒弃了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相对陈旧刻板的教学观点,吸收国内外成功教学经验,重铸了我国高中思政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政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基于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努力提升自身对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运用能力及其了解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贯穿全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邓淑婧. 浅谈社会热点事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文化生活》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05-207.
[2]李浩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借鉴价值[J]. 才智,2020(03):171.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第二批中学政治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时政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的科研成果,课题立项号:zxzz -201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