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雪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中学 533199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广,其教育理念对学生要求也由传统的知识学习再到现如今的综合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如何定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保证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也就成为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角色的转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
在教育社会学的视域中,所谓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其身份和地位表现出来的与社会期望相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当思政课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与社会期望的角色定位不协调、不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差距。如何正确认识这种角色差距的表现与根源,并在此基础上予以积极调适呢?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办好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重大课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角色定位
1、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主导意识形态在国家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向是党的传统,讲政治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特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是高中生政治方向的引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宣传和讲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高中生对我国政治理论的认同,引领高中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为现有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培养优秀的人才,使学生接受现实的政治制度,弄清楚我国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并理解为什么我国采用现行政治体制,最终能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价值判断能力。
2、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把每一次理论的创新知识传授给高中生。以知识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任何知识都需要传承下去,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教师以知识为载体,是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意识到“授人以渔”的重要性,给予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帮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其主动去学习,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
1、做道德教育的先行者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不断推广的当今,不再是传统教学“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是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担仟着学生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教师不能只懂得知识传授的方法,更是要重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这样教师自身良好的品德才会渗透到学生身上。
品德教育重在感染,教师要让学生在平日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不能把一些“大道理”强行传授给学生,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最先应该是品德学习的先行者。教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以身立教。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拥有伟大人格魅力、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时,才会坦露心声,愉悦学习,就会由敬仰教师的品德和学识而坚定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激起积极、自主的学习情感。
2、做知识传播的创新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首要仟务就是根据教材去“教”,是教材的“阐述者”,而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即让学生走出课本,把思想政治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拓展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学习空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响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应该再做教材的“阐述者”,应改变角色,做思想政治知识的创新者。这种创新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学习的环境、内容、形式等不同要求,教师不断改变自身的角色,督导、配和学生进行学习。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例如,《文化与生活》一课,教师在课堂环境教学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让学生知道文化对人是有影响的,对社会发展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等;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展开小组讨论,如,讨论文化能否影响到人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如何影响?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生活中管制路边摊间题,以“路边摊与文化”这个专题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路边摊主,与在路边摊买东西的人为主),教师可以先拟定几个调查间题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如“你对路边摊的看法”“城市是一本文化气息浓厚的书,那么城市中的路边摊属于什么文化?”“如果实施有序开放路边摊措施,这意味着什么?”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文化与生活》这节课,写出自己的调查感想与总结,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教师以知识创新者的身份教学,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有利于学生走出课本,不再是“纸上谈兵”,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也是一种提升。
3、做教学结束的反思者
教学课后反思,是教师一节课结束或者组织学生完成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后的,通过自我总结,将教授或组织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记录,课前预想的教学效果与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到位,或者哪些方式是本堂课的亮点等。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才能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不断创新,这是教师持续进步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做教学结束后的反思者。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间题时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这正是他们认真学习思考后的一些独到见解,这些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对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这些见解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的教学材料。
三、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师,处于学生德育的重要位置,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实际需要可以让教师有各种不同课堂角色定位,但无论角色怎样变化,教师的责仟始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尚姝君.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对教师文化素养的要求[J].人文之友,2018,(10):139.
[2]李斌.高中政治课教师角色转换探究[J].学周刊,2018,(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