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婧
广西桂林市乐群中学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引导、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丰富多样的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这已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但由于信息交流的不畅通,在过去,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况,进而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指导。而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微信,以其便捷、及时、共享等特点,已成为当下最受欢迎、使用最为广泛的即时通信交流工具。它不仅功能丰富,而且简单易学,对小学生群体也有相当的吸引力。教师若能将微信的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诸多功能与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微信这个媒介进行课外语文学习,再加以及时跟踪指导,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教师对学生课外语文学习指导的有效性。鉴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微信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以及策略的探究,不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来说,还是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新课标现在越来越强调教师们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们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这样有助于他们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以及素材,有利于他们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
1、学生的阅读内容非常单一,没有做到多元化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目来进行阅读,而这样的阅读方式会让他们的阅读面非常得窄,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小说或者是诗歌来进行阅读,没有广泛地涉猎到更多的阅读书目,不利于他们对于多方面语文知识的吸收以及学习。
2、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对于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这就造成了小学阶段的很多语文教师只能够自己摸索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且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体会来设定自己的教学目标。
3、学生阅读兴趣不足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愿意去探索学习之外的事物,对学习的兴趣很低,加之小学生本身年纪小、天性好动等缘故,想要使其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在平和的状态进行深入阅读,显得十分困难。
4、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足,缺乏阅读量的积累,导致其在学习诗词歌赋、进行课外阅读时,尽管语文教师对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进行了调整,但小学生仍然无法充分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导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二、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1、开展课外阅读朗读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的,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外有充足的时间却不愿意朗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无人监督、无人倾听,再加上高段的课文篇幅较长,完成朗读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开展微信朗读,便能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增强其朗读的动力。
以笔者的班级为例,每预习一篇新课文,学生都必须将自己最好的一遍课文朗读录音分享至班级的语文学习微信群(学生用手机里的录音软件录制,录好后命名文件后再分享到微信群,而非用语音对讲功能直接发送),发送完毕后,小组内或者小组间需要在线互评,并评选出优秀或进步大的朗读者。优秀或进步大的朗读者的录音便有机会在课前播放给全班同学听,而不认真的朗读者则要重新朗读录音,直至达到要求。坚持一段时日,笔者发现,以往的朗读困难学生渐渐读得正确、流利了,朗读基础一般的学生也读得更流畅有感情了。
2、组织课外阅读背诵
背诵是语文教师给学生最常布置的课外作业,也是检查评价最耗时的作业。背诵作业的难度虽不大,但仍有不少学生在完成家庭背诵作业时放低要求甚至弄虚作假,这样的背诵积累自然也是不扎实的。想既省时省力,又能督促学生高标准地完成背诵作业,通过微信让学生分享背诵视频是一个可行好用的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录制视频时,要让学生离手机镜头稍远一些,确保其全身出镜没有作假,录制完成后,再分享至班级微信群。分享后,同样也要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或组间在线互评,激发学生背诵兴趣的同时,也有效督促每个学生完成背诵作业,做到扎实积累。
3、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持续阅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许多教师都采用过让学生填写阅读记录表的方法。凡事贵在坚持,这种做法对学生、教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只要教师的事务稍多一点,忘了检查,学生可能就会钻空子,懈怠放松。那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教师高效管理、督促学生持续课外阅读呢?微信小程序功能里搜索“小打卡”,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小打卡”是微信应用内的小程序,涵盖运动健身、阅读学习、课程培训等多种签到打卡场景,能提供强大的打卡管理及数据统计服务。运用此程序,便能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的智能化管理。具体操作以我班为例:第一步,语文教师打开微信“小打卡”小程序,创建命名打卡项目,如“《亲爱的汉修先生》十天阅读计划”,并确立打卡开始结束的时间信息;第二步,教师设置打卡的参与规则;第三步,教师分享打卡专属二维码或分享打卡链接到班级微信群,邀请班级所有学生参与;第四步,学生加入阅读打卡项目并设置自己的打卡昵称以便老师管理;第五步,学生每晚通过微信小程序入口等进入打卡页,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打卡,并发布图文、语音、视频等阅读感受;第六步,教师根据打卡程序反馈的情况点评每日阅读情况,学生之间也可以评论互动,进行阅读交流;第七步,教师通过打卡统计,提醒督促掉队学生,当学生阅读打卡到达指定目标,便可以给予打卡奖励。有了竞争,有了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变得自觉起来,一个好的阅读氛围便由此开始。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要注重与学生们交流互动和针对性的评价,促使学生能在信息资源熏陶下,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小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8,(34):270,276.
[2]谢建春.浅谈信息技术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J].语文课内外,2018,(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