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修辞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叶晓婷
[导读]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修辞方面的知识积累较少,思维能力也比较薄弱,这使得学生们在进行写作的练习时不能高效地完成文章,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叶晓婷
        广西省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 广西南宁530300
        摘要: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修辞方面的知识积累较少,思维能力也比较薄弱,这使得学生们在进行写作的练习时不能高效地完成文章,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收集素材、提炼好句、实际运用等学习方法,从学生的基础与写作思维入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散发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修辞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由于在小学的教学中学生仍处于夯实基础的阶段,这使得部分学生的修辞能力与思维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仍处于基本的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在经历长期过于单一的修辞教学,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教师应当将修辞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
1.当前小学语文修辞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所遇问题
1.1学生修辞储备较少,遣词排句单调乏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修辞教学的重要性,这直接导致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修辞方法学习,仍处于使用比喻与拟人的基础阶段。使得学生在进行造句写作时,无法丰富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句子内容单调无味,缺少应有的感情色彩。缺少足够的修辞储备同时意味着学生在写作时必定会事倍功半,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屡受阻碍时,得不到成就感的他们会逐渐产生畏难情绪,进一步丧失对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随之下降。
1.2学生训练较少,思维固化,无法打破思维定势
        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虽然有了足够的修辞手法,但由于训练较少,他们在造句时仍然偏向于使用已有的、常见的修辞。比如在描述生活内容时,如果是写自己与朋友,则一定会用和朋友吵架后和好,意识友情重要性的情节;写自己与父亲,那么父亲便是沉默的父亲,不懂得表现自己的爱,只有在孩子生病时会显露焦急与关怀,从而让孩子明白父爱。这类写作形式将学生的感情单一化,经历模式化,无法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的独特性,千篇一律的修辞只会让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逐渐下降。
2.针对性教学策略
2.1引入经典,扩充修辞库
        扩充学生修辞库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是让学生阅读经典文学,教师引导学生们对经典文学进行摘抄与总结,提炼其中运用不同修辞手法的优美语句。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同学们先自行对经典文章摘抄句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分析,将其中作者使用该种修辞手法的方式同上下文进行联系,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同时获得新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
        比如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文章的主要内容描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句子进行划线摘抄,学生发现作者在周总理外貌的时候,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使得描述相当具体可以让人产生形象的联想,便选择将“周总理身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以及“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这这样的句子摘抄下来。帮助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其中作者同时使用了极为细致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句子的描述形象具体。之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对该句子进行仿写,加深学生的记忆。
2.2增加练习,结合写作教学
        扩充了修辞知识后学生需要进行有效地运用,在运用中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增他们的思维广度。教师可以使用布置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经常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将其中的错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训练完成后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修改自己的错误。
        例如在课堂上安排一个看图说故事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们对一幅图片进行描述,也就是让学生根据这些图上的元素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进行造句。学生们在完成后,教师再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人交换,阅读别人的表达。经过交换作品,学生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其他同学运用修辞手法的方式,从而扩展自己的思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
        除去造句练习,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限制主题内容的写作,迫使学生们不再使用常见的素材,从而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在学习《彩色的梦》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知识,学习其中的修辞方法以及写作技巧,然后引导学生以彩色的梦为主题展开联想,让学生们描述自己的梦想或对未来的幻想,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进行写作,让他们逐渐学会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学生的修辞和思维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练习才会得到提高,教师的任务便在于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实行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拓展能力。教师唯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时,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连文.小学语文低年段常用修辞教学浅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392-393.
[2]欧亚娟.小学语文修辞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J].速读(上旬),2019,(7):186.
[3]方琳.修辞知识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探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