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仕温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加贵乡板磨小学 530735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对朗读进行初步认知的基础阶段。朗读是一个不断咀嚼、不断消化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朗读可以加强他们对于文字的感受和对于文章的理解。但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魅力,主动加入到朗读的行列,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小学语文的有效朗读教学活动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活动;开展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朗读。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的方法,通过朗读学生掌握了阅读的基本功,认识了更多的生字,也能够通过朗读,更好地揣摩文章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朗读的经验,每天都进行朗读,还要让他们把握住朗读的关键和精髓,掌握朗读的技巧。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说,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地进行朗读。当然,教师给学生做朗读的示范,是进行朗读教学的第一个步骤。要让小学生逐渐在朗读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并且在文化方面得到熏陶,让朗读活动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构成。
一、朗读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和思想对老师、家长的影响较大,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分数较为关注,而且更重视像数学这样的理科,对于语文这样的文科他们反而觉得不那么重要,因此也就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通过调查我们会发现小学生背诵古诗或者是一些课文短篇存在一定难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不理解,只是去死记硬背。然而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这一问题。朗读要求学生要声情并茂,还需要使用普通话,而且还要把握朗读语速。通常的朗读语速较慢,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古诗时有时间进行思考,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对小学生去分析或背诵这些古诗和课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小学生在朗读一些写风景的课文时,他们能够通过朗读感同身受,感受大自然的风采,进而陶冶情操,还能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的有效朗读教学策略
(一)作出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学习
教师对小学生教授高难度朗读技巧是不现实的,但教师可以为学生的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发音练习,亦即汉语拼音的练习,包括声母和韵母的练习,教师必须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掌握声母中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发音以及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发音,当然,以上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其余发音方法也要注意。其次,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词汇积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为理解朗读内容做好准备;最后,情感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需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停顿、抑扬顿挫等,融入自己的情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较强的朗读兴趣和动机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塑造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要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带去更多积极的影响,通过行为塑造的技术,让学生对朗读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建立较强的内部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是否感兴趣,决定了学生的朗读动机,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积极参加朗读活动,关系到朗读的教学开展能否顺利进行。所以,要想让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需要让他们把朗读当成趣事,从而主动参与。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及活泼好动的特点都让他们在注意力的保持方面表现得有些差强人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让他们集中更多的注意力,提高朗读的积极性,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的内容方面。
(三)鼓励学生模仿优秀范文朗读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和心理都处在发展阶段,而且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思想和心理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也就说明小学生存在一定的模仿能力。那么在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这方面我们就可以用到这个特点。教师可以提前找到一些朗读小学课文较为优秀的视频内容,在上课时给学生播放出来,并且告诉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听看几遍之后,可以让学生跟着一起进行朗读。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进行模仿,从而通过引导掌握朗读的要点,那么在以后的朗读中就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四)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朗读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有机会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学习更多丰富的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集体的朗读,除此之外,也可以给学生安排课下进行朗读的作业,让他们通过视频或者录音的方式进行锻炼。当然,小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可以让他们沉浸到自己朗读的氛围中,能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注意力也变得更加集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一开始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朗读的关键,特别是要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自己的情感特点。
结束语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令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而小学生是一个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群体,因此教师在对其朗读能力的培养上需要格外用心,必须要尊重其主体性,且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准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霞.论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工作[J].课外语文,2019(28):8-9.
[2]任爱菊.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J].考试周刊,2019(61):56.
[3]王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