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唐高飞
[导读]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是课外语文活动最普遍且重要的形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很好的途径。
        唐高飞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新民九年制学校  642350
        [内容摘要]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是课外语文活动最普遍且重要的形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很好的途径。但是,课外阅读在农村初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 ;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缺乏 ; 阅读方式的变革给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带来的忧患 ;农村教育者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忽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等等。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课外阅读 问题 原因 对策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寻求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各学段,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阶段更是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但农村学校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一 、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
农村经济条件、文化氛围、教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与市区有巨大差距,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制约着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图书资源贫乏。学校图书室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资源库,但大多数的农村图书室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学校经费不足导致藏书或数量不足、或质量低下、或更新不及时,可读性下降。2图书管理员多为任课教师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障学生的借阅。
    2、学生家庭或经济条件差,或缺乏文化氛围,或对课外阅读认识有欠缺导致相当多的家庭除了承担学生的教学辅助书籍之外,很少有家长愿意在课外阅读上为孩子持续投资。
    二、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缺乏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都做了明文规定。这就出现了学生在校科目多,阅读时间缺乏的现实情况。再加上学生对电视、手游等的兴趣比读书兴趣高,课外组织他们进行阅读更加得不到保障。
    三、 阅读方式的变革给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带来的忧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从传统的读文到读图,到对影视作品的视听阅读,到网络阅读,阅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阅读越来越便捷,阅读越来越成为享受,但这些却给正值发展语文素养最佳时期的初中学生带来了不少隐患。海量的网络资源在给人带来极为丰盛的感官享受和心理满足的同时,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弱化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较多的学生失去了阅读文字的兴趣,进而削弱了学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农村教育者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忽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认为课堂内的教学任务尚不能完成,哪有时间、精力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呢,有的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漠然视之,很少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放任自流。也有语文老师对课外阅读功利心太重,强调学生多阅读作文、诗词名句等对语文考试有用的内容。非语文学科教师更有相当部分不能站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肯定、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课间看课外书给予否定,课堂上看课外书更始严厉处置。


    部分家长不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视学生读课外书为不务正业,不支持或禁止学生读课外书。
                
    鉴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结合我们学校语文老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的实践经验,为改善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良现状,探讨出以下对策。
 一、多方努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1、争取领导支持,丰富、完善图书室藏书,即时更新并形成制度。
         2、建立班级图书角,建立完善的班级图书管理及借还登记制度。图书由班级成员带来,所有权不变,教师要捐赠或借图书给所教班级。
         3、学校图书室定期借给各班一定数量的图书,各班图书进行互借周转。
         4、鼓励学生订阅书报杂志,教师指导书目,学生自愿订阅,学生自行管理。
 二、 以制度保障学生的课内自主阅读和课外阅读时间。
        1、在学生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下,要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实属一相情愿,必须变课外阅读为课内的自主阅读。首先,要保障部颁教学课时数内的一节阅读课;另外,农村学生可利用寄宿制学校的早晚自习时间,开辟较长时间的自读课;仍然要倡导学生坚持课外自读,这是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途径。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争取家长配合,布置长假及寒暑假阅读任务、效果学生假期阅读,开拓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空间,保证阅读时间。
 三、 以课内阅读教学、课内学生自读课为主阵地,长期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1、指导阅读内容的选择
    在学期之初,语文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确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将选文与原著或相关联的佳作结合起来,应将狭窄的课内阅读教学与丰富的文学资源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可进行拓展阅读,可进行语文综合学习,可推荐优秀书目;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倡导家长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外书。倡导博览群书,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2、指导阅读方式的选择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层次的训练学生思维与表达,决不可依赖多媒体,培养思维懒惰、想象力衰弱的学习习惯;通过不同阅读方式的对比阅读练习,引导学生明白不同阅读方式的优劣,认识到文字阅读对锻炼思维能力、全面提升语文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自觉的坚持文字阅读,
     3、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可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书竞赛、读书演讲、读书评比),可整理、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板报、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给学生过重的阅读负担,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很多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无任何书面作业的“零负担读书”以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堪忧,但只要我们勇于思考积极探索,一定能通过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智圃.重视中学课外阅读刻不容缓[J].语文学刊
[2] 马光荣.营造阅读氛围 提高语文素养[J].甘肃教育
[3] 姚翔.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福州教育研究
[4] 关松林.浅谈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J].中小学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