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盛文婷
[导读] 素养主要是指修习涵养,一般包含有素质和教养之义。
        盛文婷
        河南省淮滨县谷堆乡第二初级中学 464400
        摘要:素养主要是指修习涵养,一般包含有素质和教养之义。一般来说,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有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知识素养又包含有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知识,能力素养包含有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施教能力、科研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内容。语文学科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包含有文字、词语、句子、语篇、语法、逻辑、文学常识等各方面内容。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加强语文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浅谈新时代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时代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引言
        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教育行业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要求,即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文学素养,从而让学生获得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不断学习,储备文学理论常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以储备丰富的文学理论常识,因为文学理论常识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所在。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多以文学作品为主导,如果没有文学理论常识的融入那么课文材料讲述就会变得非常的枯燥和苍白,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若没有文学理论常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能表现出盲从,从而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甚至是出现一些习惯性错误。例如在《泊船瓜洲》的学习中,关于诗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读音,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习惯性的将其读为去声,即第四声,但是实际上依据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王安石的做诗风格以及韵律特点等元素来考量,此字应该读为阳平,即第一声。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储备文学理论常识的重要性。文学理论常识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课堂的有效润滑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学习,强化自身对文学作品题材、背景、风格、流派等的了解,包括国内文学以及国外文学等。如此,语文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学理论常识的有效应用来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思考和学习中来。


二、不断完善教师的交流和发展机制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之中,培训缺乏了有效的合作,这就使得参与培训的教师在培训中变成了一个个信息的孤立点,各个教师之间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但是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教师之间的孤立被打破,教师之间更加倾向于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交流方式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团队建设,这也使得教师的个人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各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使教师更好的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与此同时,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也可以使教师频繁的进行互动,可以分享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心得。在进行交流之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疑惑放到交流会上让大家共同探讨,寻找可以解决的方法。
三、学会课后反思,培养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与能力
        首先,语文课程是一门容易出现“偏差”的课程,一种“偏差”是过度追求分数、忽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种“偏差”是过度讲求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轻视知识传授。“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它不仅指向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指向教师的学习,能够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凭借写教学反思积累的教学经验,是语文教师投身教学研究的奠基石,能够帮助语文教师解决不同的“教学瓶颈”。正如叶澜先生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说,知识获取、实践活动、教材熟知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美育素养提升的策略,那么,教学反思就是使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美育素养不断提升与发展的“大道”。
结束语
        快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语文学习心灵上的享受;多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上的体验;丰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语文学习知识上的洗礼。学生趣学、善学、多学,自然能够在感官刺激下感受语文的奇妙与魅力,自然能够在有效教学中深入语文世界,品读语文艺术。
参考文献
[1]李凤琴.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方向探寻[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53-855.
[2]陈景景.基于“有效教学”谈中学语文有效教师专业素养[J].知识经济,2019(25):94+96.
[3]田存库.语文教师应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以提升专业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