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农金排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尚未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发展。
        农金排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者兔乡中心学校  663316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尚未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发展。基于此,对阅读与写作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小学语文;实践
引言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学习中位置非常重要,阅读为吸收,写作为倾吐。从理解和运用层面分析,阅读是吸引和理解语言的过程,而写作则是表达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二者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最大限度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读写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
        读写结合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看一节课,写一节课,而是要将二者融为一体,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其实就是另一个人的写作,而写作就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阅读,当然这其中教师的付出是不可缺少的。在进行读写结合之前,教师要进行充足地备课,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后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不可避免的是,小学生在阅读时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说过目就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有所偏颇,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在进行完这些工作以后,教师就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地课内外阅读,在阅读期间帮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素材的积累。
二、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应用读后感写作练习充分展现出读写结合教学的契合性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想要充分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法,首要的一点在于,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有效阅读,在理解与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与文本内容相关写作练习,从阅读学习递进到写作学习,使阅读与写作学习能够进行紧密衔接。教师可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写出读后感,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得感悟,通过写作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写作当中展现出自身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可安排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课文阅读,让学生感性地认知课文的知识内容;教师再进一步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当中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方式开展阅读合作交流学习。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作《抗日小英雄雨来读后感》的习作,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立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宏观性的历史叙事背景下来进行语文写作,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把握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共赴国难、抵御外辱的历史,从而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再具体写课文当中的以“小英雄雨来”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们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正确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时,提炼与升华课文当中所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思想。

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优化读写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写人记事法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内容,在写熟悉的人物和事情时应保证文章内容有矛盾冲突,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抒发真情实感,文章也富有感染力。在描写人物时应紧抓人物特征,借助细节展现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心理、语言、外貌等基本特征刻画人物。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人记事时,教师要以语言表达为突破口,使学生能够将想要写的人或事通过语言交流呈现于课堂,同学之间根据语言交流的内容进行点评,从而促进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而语言交流则是读的体现,以此促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某位学生的作文中写到奶奶想要见到孙女的画面,文中描写到:“远远地就看到奶奶拄着拐杖站在巷子口,一动不动地望着我来的方向。当我走近了,奶奶张开手,她的手心里是剥好的瓜子仁和花生仁,轻轻地对我说:快吃吧!我的眼眶瞬间红了。”学生在作文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地奶奶想要见到孙女的迫切心理,而奶奶手中已剥好的瓜子和花生则从侧面展现对孙女的爱。
        (三)注重读写结合实践性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仅仅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是难以成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实践落实。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进行阅读与写作的拓展练习。例如,语文老师讲到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组织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植物的特点,并以此为写作基础,让学生根据所见写一篇观察日记。爬山虎是一种自然界常见的植物,这种植物具有良好的攀爬性,作者在课文当中,以爬山虎的脚为中心,通过细节描写,将爬山虎的特点充分地展示于学生眼前。在读写结合的实践中,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课文为参照,观察大自然当中的一种植物,并将植物的特点和细节进行描述。学生走进大自然后,联想到“爬山虎的脚”用了“……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和“……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样的比喻句式,从而在观察大自然植物并进行观察日记写作时,可以运用比喻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全面素质去进行综合考虑。对于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阅读与写作,要建立起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读写结合当中更好地提升自己。读写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阅读与写作的优势,两者结合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雷恒英.“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的现状及有效途径探究[J].读写算,2019(35):84.
[2]谢品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31):81-82.
[3]刘伟红.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科普童话,2019(47):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