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木兰英
[导读] 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人为地营造一个具体而真实的学习场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融入课堂学习氛围。
        木兰英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河东小学  616650
        摘要: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人为地营造一个具体而真实的学习场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融入课堂学习氛围。借助这种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结合教师教学的引导,促使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知识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在积极的情感互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 情境教学 应用探讨
引言
        情境教学在现阶段已然被国内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所熟知,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模式进行知识的创设及教授,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及实践内容都有了充分的了解。然而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是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对于一些课外知识没有进一步的融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情境模式的艺术性与实效性没有充分融合。基于此,应从小学教学内容的不同阶段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掘情境教学如何有效达成艺术性及实效性的统一,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丰富情景内容,加强情景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的内容种类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教材中每一种内容的数量并不多,所以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融入一些课外的语文知识,以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将课外语文知识与情景教学想融合,构建出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形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内容丰富的情景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也从实处加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海里的鱼类,鼓励学生模拟鱼的运动状态、捕食方法等,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参观海洋馆的游客,让学生表演参观海洋馆的过程。这样,学生能够通过模拟扮演,对海洋生物形成一定的认识。随后教师通过表演、图片展示等方式,给学生展示海底生物的形状、颜色、运动状态,海洋生物的种类可以是学生见过的,也可以是学生没见过的。当完成课前情景活动后,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以游客的身份,将文章看做是海洋馆,并从“发现”有趣的海洋生物,并将自己发现的有趣的内容表达出来。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被情景调动起来,并且都能在完成文章阅读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也对海洋生物形成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向学生介绍的其他海洋生物知识也被学生牢牢掌握,因此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语文素材得到了有效积累。


二、用音乐情境渲染气氛
        音乐是一种用旋律传递情感、反映生活的方式,与语文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使用音乐不仅能够使文章感觉更立体、情节更生动、人物更鲜明,还能使学生的情绪放松下来,更好的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情感。尤其是在一些朗读课文中,音乐的应用更为广泛。学生在进行诗文朗读时,有了音乐的加持,不仅使听者感受身心愉悦,同时也能增强朗读者的自信心,从而增加对语文的喜爱。比如,在学习《燕子》这一课程时,文章生动形象的描述了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在天空翱翔,有的在湖面上横掠着,有的则在电线杆上小憩,好一副生动活泼、春意盎然的景象啊。再配上轻快活泼的音乐,更能将这种如诗如画般的春日景象展示的淋漓尽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也更容易在脑海中构建出南飞燕子的千姿百态,在舒缓畅快的音乐背景下,配上教师活泼、真挚的朗读,学生仿佛置身于春日之中,目睹着燕子的活泼可爱,柳树的生机勃勃,湖水的碧波荡漾,更能深刻体会春日的光彩夺目、万物复苏、活力四射。
三、促进情景形式多元化发展,多形式共同刺激学生感官
        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学生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情景形式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想要展示的内容,并起到刺激接受者感官的作用。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起学生共同欣赏校园内花卉的情景,并让学生对校园内的花卉进行评价和讨论,并对自己最喜欢的花卉进行介绍,并用以前学过的修辞手法对这些花卉进行介绍。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则可以引入《荷花》这一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作者欣赏荷花的原因,并对作者描写荷花过程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并对比其他同学描绘荷花过程中用的修辞手法,总结出其中的异同点。另外,教师也需要组织学生对文章最后一段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仿照作者的方式,将自己比作花丛中的一朵花,可以上台表演各种花卉的状态。这种模拟游玩和表演共同组成的教学情景,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进而达到刺激学生感官的作用,提升了语文教学质量,也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展开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形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合理设计教学策略,多样化设计教学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优势,带动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带动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庆姝.刍议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2):46-47.
[2]张艳琴.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51.
[3]张猛.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0):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