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探微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刘永贵 王艳
[导读]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古诗词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所以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向学生传授古诗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刘永贵   王艳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振兴小学  655800
        摘要: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古诗词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所以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向学生传授古诗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小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希望能借助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激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加以培养,从而实现强化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组织目标。鉴于此,新时期在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面向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尝试引入情境教学观,发现情境教学思想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学习古诗词知识内容提供重要的辅助。
一、简析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有的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无论是哪一位作者、怎样题材的,统统按照教师泛读—学生自主朗读—教师逐字逐句翻译、讲授—布置教学任务等形式推进教学。定式授课不仅较为单一,也难以使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语言美及深邃内涵。并且,古诗词的表述与现代汉语言具有较大差异。只有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让学生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才能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引领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提升。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学习也拥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学生往往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而并没有利用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辅助性学习。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达到“感同身受”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交流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大胆进行思考和理解,并带入诗人的角度体会古诗的创作过程,从而使学生感同身受。在课前,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诗人的生平,并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诗人相关资料的收集,在课堂上对诗人的经历、作诗风格等特点进行提问,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另外,教师可组织学生排演关于古诗故事情景,并以表演的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增强学生对古诗的印象。


        (二)情境再现,加深内容理解
        部分古诗词内容中,表现出对具体故事情节的叙述,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很难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古诗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按照情境教学观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在线的方法,借助3D技术还原古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指导他们理解具体的古诗词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问道:“诗中涵盖诗人大量情感,你们是否知道诗人在什么时候创作了这首诗?”学生回答:“微凉的春日夜晚。”教师继续问:“诗人在微凉春日夜晚会站在哪里、望着哪个方向吟诵这首诗呢?请你们发挥想象。”学生回答:“诗人站在船头上吟诵。”教师问:“你们看一下板画中的江水、船和诗人,请问画里还缺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可能缺个月亮。”之后,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搭配音乐畅想诗人的思想感情,脑海中构思画面。学生说:“诗人可能在想家乡的春日十分漂亮,绿油油的嫩草和黄灿灿的油菜花,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各处都生机勃勃,因而可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情境创设方式多元化
        老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应该做到多元化、合理化,综合考虑古诗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创设合理的情境,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多元化的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播放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升教学效率;可以采用虚拟现实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尤其适合于景色描写类古诗,让学生可以看到美景,有感而发;可以采用课堂话剧表演形式来创设叙事类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体会古诗中的故事发展、变化,了解创作者的情感变化等。情境创设必须具备可操作性,易理解性,确保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顺利实施。
        (四)拓展学生的文学创意,领会到“同境异情”的手法
        利用情景教学法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同境异情”的教学手法扩展学生的文学创意。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从古诗中描绘的情感以及它的写作手法入手,引导学生用相似的表达手法描述事物,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表达手法的记忆和积累。在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古诗词教学,能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内容提供相对科学的教育指导,能在古诗词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从而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意识、审美情趣等加以培养,切实优化教学组织目标,保障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屠长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2-33.
[2]吴菲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11):18.
[3]王振才.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9(08):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