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陈太云
[导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转变了课堂教学思路。
        陈太云
        海南省乐东县黄流镇赤龙小学  572536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转变了课堂教学思路。因此,本文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另外还丰富语文教学内涵,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教育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的结合,使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此外,以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的内容以及特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言的日常教学中具有许多优点。其中包括使用多媒体技术课,课文内容可以以现场形式向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积极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将组织内容与信息技术,特别是实现音频、动画、图像和文本等多种形式的相互集成,为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1.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起来。首先,为了鼓励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播放图像、动画和音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动画显示静态信息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野,学生对学习会更感兴趣。
        2.提升学生的美感
        在授课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其中的动画以及图片等,可将花鸟鱼虫、人文景象等等进行展示,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方法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了传统课堂的色彩,只说明了语言的描述、板书的状况、课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静态文本内容可以巧妙地转换为视频、声音、图像和动态内容,实现信息的表示、显示和调整。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创造了一种情况,学习语言可以是“话语”,可以是“无限的”,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单词,还能逐渐尝到语言和文字的味道,文字包含了人的魅力。有了信息技术,你可以真正地展示需要的文章,展示文字的美丽风景,然后在课堂上帮助教学,推动教学的发展。
        2.借助信息技术,使重视细节与激情引导巧结合,追求高质量的课堂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被动学习主动学习,这是每个老师都要做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学习,提高效率是关键。


        2.1 课堂的精彩缘于教学的细节
        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课堂的精彩场景,使学生能够展示思维的光芒,使他们能够学会精彩地预先设置课堂,捕捉课堂的高潮,激活好、活跃的课堂的活力,使看似平凡、简单的教学完整、丰富。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们带领学生观看动画片,以展示两个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勇气的形式提出问题,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文本;运用语言和肢体表情进行交流,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觉得两个孩子聪明、可爱,还有孔子的真实性格。由于使用了信息技术,整个教室都有了这些独特的细节,最终成为了一个有效的教室。只要我们班是学生,认真注意每一个有用的细节,我们的孩子就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灵活的精神,而我们的语言班将是一个充满活力、高效的世界。
        2.2 课堂的有效性在于创设的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是有效教学的最简单的规则之一。然而,对于教师来说,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容易。传统教学知识的考试培训模式和教学环境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探究和理解、精神理解和对经验的渴望,难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素养。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实现教学兴趣目标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巧妙地呈现音频、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形式,通过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课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打开了心灵的大门,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例如,六年级上册中的《山中访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果学生只看课文,就会缺乏想象力,觉得课文很美。我们的预习班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音乐故事、游戏、游戏中的文字内容,色彩鲜艳、动态,“森林里的朋友”形象,利用媒体来呈现,使学生的兴趣和精神得到提升。教学情境真能让学生感受到森林里的东西真的很有趣和和谐,并让他们自己的经历体验生活中的快乐,爱的精神。
        此外,老师应该能够创造一种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和老师交谈,倾听学生的问题,并有耐心地回答。同时,对老师来说,积极、坚定的指引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在老师的语言中清晰准确,得到生动的形象,幽默也很重要,而老师应该是要融入到语言知识中去,用学生的声音表达对知识的强烈欲望,防止接收知识的失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动态学习中,这样的课堂会有高质量的分数。
        四、结语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意味着渗透语言教育,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深度和广度的语言教育,加快语言教育改革,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信息技术与汉语学科的结合是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在教学改革环境中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教师的教学水平。无休止的学习,非法的教学,不需要学习知识,只是一种更合适的方法,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真正注重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小学建立汉语课堂,教学质量将得到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铮.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 2019(7):0010-0010.
        [2]乔红英.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家长, 2019, No.289(03):8-8.
        [3]何存军.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8.
        [4]陈慧敏.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 双语学习(乌鲁木齐), 2019, 000(00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