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第五小学,广东 五华 5144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基础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为了迎合时代的需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下对教学工作进行展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更应该在其中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促进课程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希望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基础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小学班主任
新课程理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对改革方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进而推动事业发展的全面计划。基础教育时新课程中的主要部分之一,要想对新课程理念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就需要对基础教育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小学阶段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时刻,班主任作为主要引导者,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所以说,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一、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承担的责任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小学班主任担任的责任十分重要,日常工作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指导作用。第一,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班主任需要明确班级成长目标才能够将新课程理念进行全面落实。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该有端正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全面激发和调动,避免为了升学和考试而设立额外的课外补习班,学生学习压力需要适当减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提高自身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班主任需要对自身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对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事实也有积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所以班主任应该注重自身言行举止,做好积极正面的榜样,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组织的实践活动对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也会起到重要作用。新课程教育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多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班主任组织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说,班主任组织课外实践时需要注重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1]。
二、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中班主任出现的问题
(一)班主任自觉性不够高
很多班主任人为新课程理念和自身的工作并没有太多关系,甚至对新课程理念没有足够的认同,在实际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也缺少足够的信心。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对新课程的了解和认识仅仅是通过培训才了解到的,并没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其内涵也没有完全掌握,对理论基础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所以说,小学班主任即便在工作中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贯彻,但是也会感到十分困难,无从下手,这就导致班主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受到了局限[2]。
(二)班主任的观念存在一定片面性
很多班主任并没有明确的学生观,也没有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足够的关注和照顾,学生也需要平等对待,尤其是在身心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学生也希望教师可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来说,很多班主任的想法比较片面,只是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可与活动都进行了抹杀,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变得枯燥机械,以至于思维拓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阻碍。
(三)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较为保守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主要角色,如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够民主,那么学生也很难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现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理解学生自主管理观念,对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管理的过多,学生很难进行自治自理。但是这样的管理方法只会让学生觉得条条框框太多而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改正这种管理方法,学生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3]。
(四)班主任的评价观念较为传统
部分班主任在进行评价时内容都比较单一,对学习好的同学忽略其缺点,对学习不好的同学忽略其优点,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学生的发展过于片面。除此之外,很多班主任的评价方法较为刻板,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时也采取量化的手段,甚至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导致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班主任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要求
(一)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立人格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下,班主任的学生观不应该停留在尊重学生人格以及尊严这一简单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对学生的差异和特点有更新以及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新课改逐渐推进和实行,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健康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说,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负责,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对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观的理念进行去除,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健康发展,作为今后教育事业开展的基础和出发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全面实现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4]。
(二)班主任需要对自身角色有明确定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不应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应该是具有自我反思以及非权威性的教师,同时应该逐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构建平等互动并且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都可以得到成长,所以说,在此基础上,班主任需要对自身角色有更加明确的定位,及时调整自身角色,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5]。
(三)注重学生成长空间
教育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以后,自身的行动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班级内的很多事务并不需要班主任进行亲历亲为,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班主任应该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规划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会得到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也会充满活力和生机。在这样的班集体中,不仅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得到提高,班主任也会得到成长,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也会得到扩大[6]。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课程理念推广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进行解决。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应该采取更加积极合理的工作态度来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南.小学新班主任胜任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吴佳晶.小学教师学生观的梳理与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郑晓丹.利益相关者压力对小学班主任履职程度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9.
[4]邵小丽.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思路研究[A].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5]王培嵩.小学学困生与班主任师生关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6]杨莹,杨淑,蒋玲,许娜,刘丽林.小学生视野下班主任工作管理模式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