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霞
湖南省邵东市两市塘街道云山小学,湖南 邵东 422800
摘要:沟通作为一种交流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因此,班主任要科学地运用沟通艺术,这样才能把握学生们的心声,同样小学生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教师的行为,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融洽的班级氛围,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主要是对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沟通艺术的合理运用是目前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若是没有相应的沟通技巧,则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出现断层,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带了很大的影响。而以往的班级管理形式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由于班主任不重视小学生的真实想法,没有分析他们的年龄特点,导致小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经常出现各类问题,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因此,班主任应充分了解沟通艺术,从而有效促进师生间的关系,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一、分析沟通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占据的地位
沟通作为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建立联系的主要纽带,不管是在日常课班级管理中,还是在实际课堂的教学与学习中,掌握沟通艺术都是十分必要的。若是教师能够充分掌握每个小学生的脾气秉性、性格特征、思维模式以及学习能力,这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更多的有帮助,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可以不断进步。
高效的沟通能营造出良好的小学班级气氛,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倾听孩子们的意见和想法,要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班级发展方案,使每个小学生在能够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班主任充分掌握他们的心里动态,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另外,通过沟通班主任也可以更加清晰了解班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家庭环境,进而深入地掌握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困难,奋发向上。另外,还要做好学生、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衔接工作,使班集体和学生家庭之间能够更全面地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家长可以充分了解他们的孩子,从而让父母能够更好地尊重的孩子想法,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1]。
二、沟通艺术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意义
首先在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找到更适合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其次,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部分孩子为独生子女,导致他们的集体观念非常淡薄,因此,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上,教师应加强沟通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另外,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中,因为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教师在与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时,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兴趣,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激发学生们的潜力,然后按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三、探讨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一)仔细听取小学生的观点
由于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通常会受到一些主观原因的影响,导致在评价事物时缺少客观性,这对维护课堂秩序,创建良好的师生之间的关系都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为此,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和掌握目前班级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形式得以实现,所以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想法,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级所有学生的实际状况满足小学生的需求,优化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从而确保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例如,班主任可通过定期开展班会,制定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而在组织班会时,教师可让小学生畅所欲言,并围绕这一主题来表达学生自身对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想法,或提出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从而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2]。
(二)创建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开展班级时,沟通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若是班主任管理班级时,有的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缺乏耐心,从而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因此,在对小学班级进行管理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应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成绩差的学生应细心教育,不应冷嘲热讽。另外,在日常管理中,教师若是不尊重小学生的主体位置,就会导致他们不理解班主任的做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因此,班主任要掌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艺术,就要认真对待每位学生,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从而发现他们的特点并积极地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由于在小学生时期,学生的意愿与服从意识往往会受到一些主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班主任管理班级各方面的工作时,要及时地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并对小学生实施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充分感受来自老师的信任与关爱,从而今后能够更加积极与自动地参加班主任所开展的各方面管理工作中,确保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小学生出现错误时,首先班主任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其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并且通过询问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并加以正确指导。另外,为了能够缓解学生们的紧张情绪,教师应尽可能采用比较幽默的语言来舒缓他们的情绪,防止学生产生排斥的现象。同时在了解班级学生实际想法以后,教师应针对他们的错误予以指出,并且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让同学们切实了解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指出,使其在以后的班级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加以改正,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提升[3]。
(四)应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有效沟通
因为小学生身心还处于一个尚未成熟的情况,所以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时会存在有很大的苦难,而且小学生本身的沟通水平也比较差,不能积极地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甚至会因为很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产生一些消极情绪。除此之外,针对此种情况,班主任不应用教师的身份对小学生进行压制,而应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以及个性化特征,运用沟通艺术和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他们本身的叛逆情绪与紧张情绪。此外,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沟通,还可以拉近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们的距离,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扎实的基础[4]。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界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小学班主任在未来进行各种管理工作时,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全面分析学生们的主观心理特征,并运用合理地沟通艺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实现管理工作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李莹.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9..
[2]周丽娟.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247-247..
[3]杨春光.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2.